2012年9月12日 星期三

Ch.16 澳洲A.U.-多元的雪梨(Sydney)大都會


飛機快降落時,從機艙的窗戶望下去,一片紅屋頂海,這是我對澳大利亞的第一印象。

在雪梨機場出關時,被一位來自紐西蘭的薩摩裔海關人員抽檢行李,因為沒藏什麼違禁品,我沒什麼好害怕的。加上那天剛到新國家心情不錯,既然是例行公事,也不趕時間,那還倒不如開心一點的進行,於是就這麼邊被搜行李邊聊天,期間她發現兩包在斐濟買的餅乾,我跟她像拿著珍寶一樣地說這是斐濟的特產,結果她笑笑地說這在澳洲超市到處都有賣,我們倆就這麼噗哧笑出來,開心的模樣還吸引攝影機過來拍攝,那位攝影大哥也跟著笑說沒見過有人被抽檢行李還這麼開心的,原本以為是電視記者,不過他說這只是機場紀錄存檔用,害我還以為上了電視要跟阿母報平安。


第一晚剛進入雪梨市區,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之前待在紐西蘭這樣的大自然環境太久,加上剛從原始的太平洋島國-斐濟過來,市區內五光十色的燈火通明,高樓大廈林立的街上人車鼎沸,竟讓我一時之間暈頭轉向,不太能適應突然之間回到人類繁榮的文明世界。

雪梨,身為澳洲最大,南半球最先進的國際大城市,擁有四百萬人口的都會區,是澳大利亞的經濟和文化重鎮,這也是我選擇它作為我澳洲第一站的原因,在這之前,曾經考慮過一些像是達爾文、伯斯、布里斯本等大多數背包客會選擇的首站落腳點,主要因為廉價航空均有飛上述城市,且農場、工廠機會較多。但因為我在紐西蘭過著逐工作而居的生活,已經體驗過農場和工廠,所以我來澳洲決定改變我的策略:改以長期在定點居留,並從事不一樣的市內工作。而如果要在一個地方長期生活的話,根據我之前的經驗,當然要選擇一個交通便利、精采豐富的城市,來澳洲必訪的雪梨,自然就成了我最佳選擇。

第一次打開雪梨地圖,就會發現喬治街是貫穿雪梨中央商業區南北的大街,可說是雪梨最繁榮的一條街。精華路段南起World tower大樓,經過電影院、市政廳、維多利亞女王建築、蘋果旗艦店,北至馬丁廣場,沿途走在路上摩肩擦踵。藏在大樓內的鼎泰豐與八十五度C、天仁茗茶、Easy Way(休閒小站)、日出茶太等餐飲店來自台灣,讓人倍感親切。

街上最具代表性的地標莫過於外表古典的維多利亞女王建築,本身已有百年歷史,室內是適合血拼一族購物的百貨公司,地面上有三層樓高,再加上地下通往火車站一層,不論天花板、牆飾雕花或地毯,皆表現出當年經典華麗的風格設計。裡頭還保留鐵欄式的電梯,需要拉上鐵門才可以升降。另外還有外面是現代的自動門,進去卻是復古格調的廁所。兩旁懸在大廳正上方,造型特殊的報時鐘,每到固定時間,裡面的人偶會繞著鐘呈現先民的故事。整棟建築上下充斥著昂貴的國際名店,迴廊上有不少咖啡座,逛街走累了隨時都可以坐下來喝個下午茶聊聊天,是名士貴婦們的最愛。

喬治街除了有不少古蹟建築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講究現代科技感,三層樓高的牆面採透明玻璃設計的南半球最大蘋果旗艦店,裡頭員工與顧客操作蘋果產品的樣子一目瞭然。再繼續往北到雪梨大橋方向會經過馬丁廣場,這裡四處皆是財經金融大樓,經常可見西裝筆挺的上班族腳步急促,包括大型銀行、郵局及我國駐雪梨代表處等政府級重要機關幾乎都設立於此。聽說電影『駭客任務』中有一幕就是在這裡的噴水池拍的。


再繼續沿著喬治街到雪梨大橋前,就是雪梨最古老的岩石區,這裡是當年歐洲移民踏上雪梨最早居住的地方。濃濃的殖民時代風格吸引源源不絕的遊客,咖啡館、酒吧、特色商店等也就因應而生,像是有名的Pancake On The Rocks,裡頭五花八門的各式鬆餅經常讓上門的顧客挑個老半天都不知道要吃什麼。每逢週末的假日市集,湧入擁擠的人潮,那裡吃的、用的應有盡有。走在小巷子內可以避開人群,沉浸在復古懷舊的氣氛,想像那個年代的生活方式。

另一邊則是有天文台,因為位處山丘上,周遭視野良好,很適合來這裡悠閒散步。雖然來的時候白天沒有星星可看,不過天文台裡面免費提供3D眼鏡觀看的星球影片與展覽也讓我了解不少關於宇宙的知識。


藉由岩石區的階梯走上雪梨大橋,整排都有比人還高的鐵欄杆保護,以及保安固定巡邏,就是怕有人會在這裡尋短或失足落海。華燈初上的時候,從橋上往回看雪梨市區的夜景,美呆了!簡直像搭直升機在高空賞景一樣。也因為每次只要一有朋友來雪梨,負責擔任地陪的我都會帶他們來這,在看了五、六次以後,這美麗的一刻早已深深烙入我腦海裡。

步行過橋的時間不用太久,對岸有雪梨奧運比賽場地的游泳池和小孩子的最愛-Luna Park,也就是兒童遊樂園,走進園中不需門票,只有在搭遊樂設施時才需付費。裡面有摩天輪、雲霄飛車、碰碰車、旋轉木馬等,刺激的尖叫聲此起彼落,在這裡可以重溫孩提時期的歡樂。當看到樂園旁的一整排公寓大樓時,心想住在這裡的小孩應該很幸福,因為樓下一出門就是遊樂園,要玩幾次都很方便;但可苦了這裡的居民吧,每天從早到晚不停的尖叫聲應該也算是一種噪音。樂園另一頭的岸邊則正對著雪梨市區,非常適合在這裡欣賞夜景,到了晚上就會有不少情侶、朋友在這裡卿卿我我、駐足談天。從這可以走大橋,或搭船回市區,都很方便。


在岩石區旁邊就是雪梨港口,也就是聞名全球的雪梨歌劇院所在,它那特殊的白色帆翼設計,有人戲稱像剝開的橘子皮,當初由丹麥人設計,後來卻是一波三折,共花了十四年才正式於1973年啟用。這個區域有市內火車站及開往各處船隻的主要碼頭,是交通重要樞紐。碼頭上每到假日就擠滿遊客,有不少吸睛的街頭藝人及樂團表演。尤其天氣好時,出了Circular Quay(環形碼頭)車站,原住民嗚嗚作響的演奏與遊客臉上掛的笑容,我總是很喜歡那種每次一來到這的輕鬆氣息。

往右就是雪梨歌劇院,那裡有一些商家和咖啡座;往左則是雪梨大橋,有高級餐廳與免費進場的現代美術館,兩邊隔著港灣互望。每次在經過的火車上,或是來到這看澳洲最具代表性的著名雪梨歌劇院建築,總是提醒我自己正在一個國際大都會過著與以前不同的生活,那種感覺是前所未有的。


雪梨歌劇院不但讓人印象深刻,在這裡同一天內我也曾遇到兩次特殊的經驗:話說某天在背包客棧論壇看到一則徵求免費攝影師的告示,找工作空檔期間正想找事做。文章作者是位背包客,他從西澳的伯斯出發騎單車,一路征戰約四千公里路程到東澳的雪梨,這箇中艱苦絕對是外人所難以想像的,我還意外發現他竟然與我同年紀,同樣來自中山大學,基於以上種種原因,這個忙我非幫不可。


聯絡好屆時在雪梨歌劇院前碰面後,當天我提早至現場,突然看到有一夥人拿著一個大箱子從我面前跑過,想說不以為意,因為這裡形形色色的人實在太多了。後來閒逛至歌劇院前時,發現我身旁有好幾雙鞋子分別擺在階梯上,每雙鞋子上還綁著一顆氣球,這時有人朝著經過的路人叫快點拿!見到有人彎腰去拿,半信半疑之下我也順手拿了一雙,正拿著「不勞而獲」的嶄新球鞋開心離開時,突然有一對父女氣喘喘地跑來問我這是在哪裡拿的,那小女孩手裡拿著一本打開的雜誌,指著上面的照片向我解釋:原來這是當地購物雜誌辦的一項行銷活動,不定期會在雪梨各個角落擺放鞋子,讀者只要跟著雜誌的指示就可以免費得到這些新鞋。而這對父女就是跟著指示來到歌劇院,但為時已晚,鞋子早就被搜刮一空。只見那小女孩失望的表情,她父親跟我說他們已經跑了城市內很多地方,但都沒有拿到我再看看我手上的這雙鞋子,老實說,顏色花樣並不是我喜歡的款式,女生的尺寸更不是我能穿的,想要轉手出讓還得花時間,倒不如大方的就這樣成全這位小女孩。於是喜獲新鞋的女孩重新恢復了笑容,她父親也高興地幫我和他女兒在歌劇院前留下一張合照做紀念。


做完善事的感覺令人心曠神怡,這麼想著的我等了一會兒,就看到遠處有一台插著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的腳踏車過來,上面大包小包的行囊,他就是今日的主角,遠從伯斯千里迢迢而來,我與幾位也是得知消息而來的人就負責拍照與攝影記錄,從他當場痛哭流涕的表情就可以知道這一路上餐風露宿的生活肯定很辛苦,直到終點的這一刻,整個才得以卸下重擔。原本我們打算在雪梨歌劇院前高舉國旗拍照,但卻被不知從哪冒出來的便衣禁止,於是我們只得倖倖然的跑到港口另一邊拍照,一樣可以同時攝入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與雪梨歌劇院,紀念來自台灣的他,單車橫跨澳洲挑戰成功。


雪梨歌劇院由於它的赫赫有名,一年到頭經常有許多活動在這裡舉行,我來的時候正好碰到「豔彩雪梨」,在雪梨各著名地標打上鮮豔彩色的燈光,製造不同的投影效果,包括雪梨大橋、市政廳、聖瑪麗大教堂、圖書館古蹟區等,其中當然少不了歌劇院。於是到了夜裡,她脫下日間潔白的外衣,換上不同色彩造型的衣裳,彷彿是風姿綽約的多變女郎,讓到這裡的遊客大飽眼福,快門按個不停。


從雪梨歌劇院往另一邊就是皇家植物園,園內綠草如茵,空氣清新,是雪梨人全家大小假日的好去處,不少人在草地上野餐聊天,鳥兒來回覓食踱步,大城市的生活也可以如此悠閒,與園外步調緊張快速,喧囂的商業區有如天壤之別。有時還可以看到恩愛的新婚夫婦來這裡拍婚紗照取景,此外每到傍晚就會有成群蝙蝠掛在樹上形成奇景。


從植物園沿著岸邊有一家歷史悠久的熱狗攤,從二次大戰後經營至今,雖然不是位在熱鬧繁榮的商業區,但它是出了名的好吃,依舊吸引不少人慕名而來。我在這點了根熱狗以及澳洲特產-肉派,坐在港邊,邊吃邊望著停泊在港口內,保護雪梨港的澳洲海軍驅逐艦,想起那段在左營海軍基地每天看船的日子。在隨意挑個巷弄中走入後,經過「Best St(最好的街)」,但看來普通的小巷並未能吸引我過去一探究竟。


往山坡上走,這一帶就是我居住的區域「國王十字區」,歷史可追溯至19世紀,是當時殖民地時代最富有的商人和官員的住宅區之一,至今四處仍可見當年建築宏偉的私宅。但是到了近代逐漸演變成酒吧與脫衣舞孃聚集的紅燈區,雪梨最便宜的背包客棧也幾乎都在這裡,初期的雪梨兩個月生活我就待在這,一直等找到工作後才因住在餐廳附近方便而搬離。比起市中心的背包客棧,這裡周租的價格幾乎是一半,又沒有住郊區的不方便,走路到市中心也才不過十五分鐘,火車只需一、兩站就到,要知道雪梨都會區之大,光是坐火車的時程就經常都是半小時以上計。

事實上,國王十字區我住的那條街上環境較為複雜,客棧對面就是成人用品店,就算是白天,走在路上經常都會有門口的保鏢在招攬看脫衣舞;到了晚上,尤其是週五、六,街上和酒吧舞廳都擠滿了「派對動物(party animal)」。但這裡的治安並沒有一般人想像的糟,起碼我在這住了兩個月都很安全,警察局就設立在旁邊,不時會有警察出來巡邏。而我住的背包客棧樓上只要窗戶緊閉也聽不到外面的噪音,老闆是韓國人,所以在那也認識不少韓國背包客,除了價格便宜外,免費全天供應白飯、吐司、咖啡、茶包的好康也是讓我後來向他人推薦的原因。在我住的區域附近,則有不少我很喜歡的維多利亞時代的建築,午後漫步其間古色古香,同時也是不少時尚藝術家與設計師選擇進駐的場所。有天和剛到雪梨認識的台灣朋友們到派丁頓逛假日市集,多虧有他們的幫助,讓我在初期適應雪梨的環境,回程途中走累了選一家咖啡店上去坐坐,意外走入一個藏書庫,咖啡香伴著書香,優雅的氣氛讓我們在那拍了不少寫真照。這附近還有一條著名的牛津街,並不是因為大學的緣故,而是雪梨有名的「同志」文化,街上飄揚的彩虹旗與舞廳酒吧,在在顯示出雪梨是個具有多采多姿文化特色的大城市。


從我住的背包客棧往市區的路上,一定會經過澳洲博物館、聖瑪麗大教堂與簡稱「HP」的海德公園,公園內有一座戰爭紀念館,裡頭紀念澳洲在從以前到現在參加過的大大小小戰役犧牲的將士,對面就是雪梨最大的聖瑪麗大教堂,教堂內肅穆莊重。整個海德公園被一條馬路所貫穿,同樣有許多活動會選在這裏舉辦,像是公園內的樹蔭下成了園遊會的最佳場所;「豔彩雪梨」的活動則是把平時樸素的大教堂漆上五光十色;在冬天,教堂前面的廣場就成了溜冰場。大教堂再過去則是聚集了許多古蹟,包括新南威爾斯美術館、圖書館、雪梨醫院,前造幣廠大樓等等,走一回等於是進行了一趟歷史建築巡禮。


在雪梨的時候,只要談到吃的,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中國城,那裡附近有著韓國、越南、香港、日本、泰國等各國料理,以及每次經過店面總是大排長龍的馬來西亞餐廳和來自台灣的鮮芋仙,商場的美食街也比外面俗又大碗,在澳洲每餐平均澳幣10塊的價錢就可以吃得飽飽。中國城本身是一條商街,兩邊進出都有設有傳統牌樓,裡面絕大部分是因應觀光客的紀念品店與中式餐廳,在這裡也可以找到台灣味和亞洲流行的玩意兒。

中國城對面則是一棟商業大樓,中間有實用性不高,主要是觀光客搭乘的地面電車通過,前面是飄揚國旗的國民黨駐南太平洋支部,大樓地面那一層是紀念品、衣服用品等攤販與蔬果市場,通通都很便宜,每次要買紀念品都是來這挖寶。二、三樓以上則是賣流行服飾用品等的商家,我也曾在這的cotton on連鎖店買過全新一件只要兩塊澳幣的背心和五塊澳幣的短袖POLO衫,根本在台灣也找不到的價格,再次打破在國外生活就一定貴的魔咒。


中國城往海邊過去就是達令港,附近有棟大樓前機車停車場停滿了百多輛機車,看起來就像台灣一樣,大概是我思鄉病又犯了…Darling Harbour也可翻譯成情人港,這個港口雖小,但擁有不少特色,曾經舉辦過大大小小的活動,我也在這看過世界盃足球賽現場戶外轉播、登上古代與現代的澳洲海軍船艦、潛水艇參觀,其他像是世界最大螢幕的戲院、可旋轉供船通過的路橋、馬戲團、汽車大展、摩天輪、中國花園、海事博物館、水族館等都是吸引不少遊客前來。晚上這裡美麗的夜景同樣也是不可錯過,圍著港邊有許多餐廳、酒吧裏面滿滿都是人,享受著繁華的城市夜生活。從達令港也可以走到南半球規模最大的魚市場,不過跟想像中不一樣的是,遊客走入只會看到三、四家大型海產餐廳,賣的全部是處理好的漁獲海鮮,而不是捕獲上岸立刻做交易的傳統漁市場。所以每次來這都只是為了吃海鮮,可能是因為來這都是觀光客的緣故,近在產地的料理價格也不如預期般的便宜,唯一可取之處是它的海產的確夠新鮮,從來不敢吃生蠔的我,也禁不住朋友的誘惑,在這初嚐鮮美的肥大生蠔。


來到澳洲雪梨還有一項不能錯過的特色就是海灘,雪梨有許多海灘,其中以BondiManly最著名,兩者各有人喜好,Bondi是個天然的環狀沙灘,天氣好的時候,沙灘上滿滿在做日光浴的人群從遠方看起來像螞蟻一樣,偶有拋開束敷的上空女郎。每到假日,旁邊的國小內還有市集;而Manly則是沿著住宅區的岸邊形成一道長型的海灘,周圍都有許多衝浪用品店與餐廳聚集,熱鬧非凡,我因為每次去Bondi的天氣都很好;相反地,每次到Manly天氣就不好,所以對Bondi印象較好。另外還有一些較為當地人所知的小海灘,在那又是不同的感受,少了擁擠的人潮,多了悠閒的氣氛,肚子餓了就買份魚薯,與朋友靜靜的坐在岸邊享受。


除了市中心外,假日我還與紐西蘭來的加拿大朋友坐約一小時的車程到遙遠雪梨郊區的野生動物園,不同於另一家市區動物園,除了票價較便宜外,還可以與無尾熊近距離合影。園內有袋鼠、袋熊、鸚鵡、蜥蜴、鱷魚、食火雞、鴯鶓、小企鵝、澳洲野犬與塔斯馬尼亞惡魔等豐富的澳洲原生動物,讓我不斷驚嘆認識了原來澳洲有這麼多奇特的動物,相當值回票價。其中可愛的袋鼠們就在我們身旁跳來跳去,想要跟牠們更進一步玩的話,可以投幣買用冰淇淋甜筒裝的稻草飼料,只是不知是天氣熱還是現場的袋鼠好像都被餵飽了,每隻都躺在地上像老大哥一般裝模作樣,愛理不理的。輪到我與無尾熊拍照,小無尾熊正溫馴的抓著樹幹睡覺,牠的毛摸起來溫溫軟軟的,模樣煞是可愛。


市中心以南走一段路後就是澳洲第一間,頗負盛名的雪梨大學,充滿學術氣息的校園採開放式設計,有古典的新哥德式建築,以及帶有科技感的大樓,每次我就和我的語言交換夥伴約在其中一間圖書館,與其他學生一樣討論功課。附近的小學也有一處假日市集,主要販賣二手物品與小商品。而在幾乎遊遍市區附近的景點後,就將範圍擴大到一些更遠的地方,從雪梨港的碼頭可以搭船到郊區Paramatta來回,從海上看雪梨市有不同的滋味,沿途風景秀麗,可以觀察紅樹林的自然生態。中途在奧運公園下船的話,則可以坐接駁巴士到雪梨舉辦2000年奧運時的體育館,巨大的場館不知道繞完一圈要走多久,我和朋友在那拍拍照後又走了一段路到附近的DFO購物中心,裡面是各家品牌的暢貨中心,衣服鞋子多到買不完,便宜的程度就得見仁見智了。回程時我們則是直接從奧運體育館前的火車站搭車往東邊的市區,相當方便;如果再往西就會可以搭火車到藍山,從市中心出發約兩小時,因為相當遙遠加上身邊的朋友不是去過了就是沒興趣,有人甚至提醒我不要去,因為他去的那天,天氣不好,整片大霧根本什麼也看不到,完全是敗興而歸,而且這情況時常發生。我在看過藍山的照片後,覺得那邊似乎只是一大片樹林與不太像三姐妹的山峰,之前紐西蘭飽覽美景的我已經被養壞了胃口,所以最後都沒機會去這個雪梨週遭唯一的自然觀光景點。至於雪梨以南八十公里處,有個地方叫臥龍崗,那裡有座南半球最大寺廟-南天寺,不過要去那邊在搭了兩小時火車,出站後還要走上一大段不太好認的路,交通並不是很方便。

其實在剛到雪梨的時候,我已經相當想家,畢竟有整整一年沒回台灣了,從來沒有這麼久離開且沒有回去過,感覺得了思鄉病,深深感到離台打工度假一年已經是個極限,我卻為了省下來回台灣的國際機票錢,還有剩下的一年要度過,而且我怕回台灣以後可能就不會再回到遙遠的澳洲。於是我到這裡來尋求慰藉,走入一年沒進的寺廟,突然覺得一切都好熟悉,看到傳統中國式建築的寺廟裡插著藍底米字白星的澳洲國旗,感覺更是奇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