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9日 星期三

Ch.13 紐西蘭N.Z.-南北島大旅行(下)


Akaroa原本是在計劃外的,但在基督城待的一星期,大半時間都是陰雨天,實在令人大失所望,也因此取消不少行程,空下來的時間想說要去北方的Kaikoura或是南方的Akaroa做我一直想做的「與海豚共泳」。剛到紐西蘭的時候,經過Kaikoura我就有想出海去賞鯨或是看海豚的念頭,但那時路過沒多做停留就打算以後再說。現在時間只能允許二選一的情況下,比較兩處:聽說於Kaikoura可以同時跟上百隻的瓶鼻海豚游泳,出海看抹香鯨;在Akaroa則是跟世界最小的賀氏矮海豚游泳,二擇一的情況之下,我選擇了後者,畢竟鯨魚在台灣花蓮也看得到,但最小最稀少的賀氏矮海豚在全世界只有紐西蘭有!於是在i site訂了含巴士接送的行程後就出發了,往班克斯半島前進,路上在休息站見到隻牧養的安哥拉羊,原來牠的羊毛可以做成上等的羊毛製品。從這眺望班克斯半島,其主要是由兩次劇烈的火山噴發形成,從基督城開車到Akaroa81公里,風景優美。在山路上還意外跟兩台演習中的紐西蘭陸軍步兵裝甲車擦身而過。

我們在附近有個應該是我看過最小最矮的燈塔前面海域,搭著小艇出發找海豚,雖然一開始還在港灣沒有出海,但漸漸的就感覺到風浪越來越大,然後今天的主角出現了:賀氏矮海豚,紐西蘭特有種,是全世界最小、最稀有的海豚,身長僅約1.4公尺Akaroa附近的水域就是牠們的家。我們看到兩三隻海豚出現後,一行人就連忙下水,不需做太大動作,海豚自然就會慢慢湊過來,如果在水下用石頭互相摩擦,發出的聲音也會吸印好奇的海豚靠近,近到牠就在我面前不到一公尺的距離,可以清楚聽到牠用氣孔噴氣的聲音。雖然這兒海豚數目只有幾隻,因為稀少且瀕臨絕種,不像Kaikorua的幾百隻瓶鼻海豚,但也是很新鮮的體驗。只是在海上漂流的感覺真不好,我那時候可以深刻感受到沉船人的心情,腳踏不到陸地,海浪又不停的打來,在海上載浮載沉。最後因為海浪實在太大,船又小容易晃,結果就這樣暈船了,感覺實在很不舒服。


法國小鎮Akaroa1838年第一批63個法國人來到這,從此就定居下來,成為紐西蘭最早的法國定居地,至於有沒有法國鄉村小鎮的感覺,我不知道,因為還沒去過。當地有棟百年歷史,最早的小屋。旁邊就是博物館,感覺整個小鎮就是走精緻路線。回程駕駛在一家起士工廠稍作停留,讓我們品嚐跟購買新鮮起司。跟班克斯半島道別後,在一處海灘見到像乳狀奶昔一樣的海浪,這時突然好想喝奶昔。

聞名世界的Tranz Alpine登山火車路線從剛來紐西蘭時就想坐了,當時還是冬天,聽說有雪景可以看,應該會很漂亮,但是因為一開始都在忙著工作賺旅費,根本沒時間去搭,直到現在才排入行程。雖然已經是夏天,但還是一定要來坐看看。看好天氣後,兩天前就趕快訂從基督城到西岸的Greymouth了,不然因為夏天是旅遊旺季,很快就會滿座了。同時打電話訂了免費從市區接送到火車站的接駁巴士,以為這樣就萬事OK。沒想到,還是免不了意外。到了離開基督城那天早上,提前依約在背包客棧前等巴士,隨著時間的過去,卻沒有一台巴士出現,漸漸覺得不對勁,過了20分鐘後趕快打電話去確認,司機說他知道,還問我是不是在某某背包客棧前,叫我再等五分鐘,他正在接別人。於是,就這樣我又繼續傻傻地等了快十分鐘,想說是不是塞車還是交通狀況等等。這時離火車出發時間只剩下15分鐘了,先打去火車站,但他們當然不會等我一個人。原本想說整台巴士都遲到的話,應該就不只我ㄧ人,沒想到再打去問時是公司接的,他們在聽我很著急的抱怨後,才緩緩道來是他們的司機記錯背包客棧了,跑到另外一家找,難道一直都找不到我。這時離開車只剩十分鐘,幾乎是趕不上火車了,急得像熱鍋上螞蟻的我不願意接下來的好天氣和計劃因為這次意外拖延一天而被破壞,而且所有相關的住宿和交通都已經訂好了,因為他們的失誤我得全部重新修改,這將會是一個大麻煩。所以我在電話中不斷表明我的著急、抱怨以及不悅,一開始他們還東扯西扯,不肯承認錯誤。不知道講了多久,他們才終於派了一台巴士來接我,打算要趕火車!趕在火車休息前先到基督城的下一個春田站去。負責這項使命開車的竟還是位老婆婆,旁邊是位老先生,她一路飆到了時速100公里,車上的人都很緊張,大概衝了快半小時,終於靠近春田站,結果往鐵軌上一看,是空的!火車早就已經離開了,功敗垂成。這時我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回基督城;另一個就是堅持繼續前進,只是因為沒有其他交通方式,得需搭便車。車上老先生同時鼓吹我說這條是往Greymouth的唯一道路,每台車都會經過這

堅持原計畫的我就這麼選了後者,下了車,把大背包丟在路旁的我不曉得等了多久,一直都沒有車肯停下來,終於有台轎車停在我面前,此時的我好感動。上了車才知道駕駛是Mark,在澳洲跟非洲的石油公司工作,幾個月才回家一次,不過機票都是公司全額補助,薪水當然也很優渥。他正好要從基督城開車回Greymouth附近,我們就在車上聊了許多,包括介紹台灣跟中國過去的歷史,他還很驚訝的表示說不知道原來有這麼一段改變中國現況的國共內戰歷史。而我也因為這樣走了一趟不同的「Tranz Alpine」,其實公路跟鐵路幾乎有一半以上路線都相同,所以我也沒有損失很多美景,我們中間還有嘗試趕火車,但等到了中途站「Arthur's Pass」,火車還是不等我,後來只能看到火車的屁股,指著說那是我的火車。得感謝Mark,終究我還是按原定計畫到了Greymouth,好心的Mark還開車載我去他山坡上的大別墅家,他的老婆小孩也友善地出來迎接,甚至Mark還邀我在他旁邊的小屋住一陣子,但因時間有限,即使很想,我也只能笑笑的婉拒。後來帶我到Greymouth後山俯瞰市區,解釋說Greymouth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名稱,是因為這裡是Grey河的mouth(出海口),原因就是這麼簡單。最後Mark載我去搭巴士,告別前我們合影一張,直到現在都還有通過email聯絡。


巴士來之前,因為肚子咕嚕咕嚕叫,走到鎮上的KFC解饞,買了個小點心,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餓,還是原本就好吃,總之覺得很美味。好玩的是,那留著鬍子的店員是個中年男子,見我的東方面孔,還很高興的不停跟我講中文,原來他之前到過北京當英文老師,他不斷的重複:「這雞,好吃!」,他有趣的腔調和熱情的態度讓我忍不住哈哈大笑。

中途巴士經過南島西岸產玉的小鎮Hokitika,有間很大的翠玉工廠,但是巴士並沒有在此停靠休息,省了shopping的開銷。接下來在另一處休息站,店門口的黑板上面是這樣寫的:「行動或許不會帶來幸福;但沒有幸福不是靠行動而來的」,讓我心有戚戚焉。「坐而言不如起而行」這也是我這次旅行的一大目的。另外同時有三台老爺車暫停在路旁,個個看起來比我年紀大上不知多少倍,路人在那圍觀品頭論足。後來快到時,一台古董車就在我們面前奔馳,看起來屬於汽車剛發明的那個時代,跟經過的現代版車子比較,相當有意思,車子後方的車牌正說明了它是1923年出廠,已經有87歲高齡了!


第一天早上到達Fox Glacier的時候,因為下午還有時間,就向住宿背包客棧免費借了腳踏車跟安全帽到附近逛逛。紐西蘭南島西岸年雨量驚人,因而造就了一大片雨林,這也是我此行的目的地之ㄧ。首先選擇去走附近簡單的Minnehaha Walk20分鐘就走完,就在鎮區旁邊。因為昨天剛下過雨,裡面空氣清新,相當舒服。接著因為夏天太陽下山很晚,時間還很充裕,就去走另一個Moraine Walk40分鐘來回,大口呼吸森林裡新鮮的芬多精。特別的是,步道上不時可發現豎著牌子,上面標示著在西元1600年時這裡是冰河的終點、那裡是西元1750年時的冰河尾端。樹林裡相當安靜,只有我一個旅人,偶爾會意外發現嬌客在樹上啼唱,最後走出森林,突然豁然開朗。


隔天一大早七點多就爬起來,因為要早起去此趟僅次於冰河,最重要的Lake Matheson,這也是為什麼我在兩個冰河中選擇Fox Glacier的原因。一般推薦最佳觀賞時間是清晨,尤其夏天一定要在早上八點以前抵達;冬天則因為日出較早,所以要更早出發。

Lake Matheson在千萬年前也是由冰河侵鑿所形成,離只有一條路的福克斯小鎮約6公里,走路來回要花兩小時的時間,開車則只需要5分鐘,我則是騎單車約半小時才到。其實我到的時候是8點零5分,有點晚了,太陽已經跑出來,沒有刺眼陽光的那一刻應該會比較美。此時湖面霧氣仍未散,很多觀光客在拍完第一個觀察點就回頭走了,我則是選擇用1小時時間繼續環湖。路上看到一個有趣的路牌:「View of Views」,我便爬上一個小山坡看所謂「風景中的風景」,果然漂亮!再繼續往前走,到了一個小島,在這裡看到的Lake Matheson才是最完美的鏡湖!尤其今天天空好藍,萬里無雲,不枉費我每天確認氣象,旁邊有一對來自英國夫婦說他們來了四次,最後一次才看到這麼棒的湖景。我當時恨不得想用全世界最好、最貴的相機將此時此刻記錄下來,雖然我還沒到過全世界的湖泊,但至少這裡是目前我見過最美的!塔斯曼與庫克山的倒影清楚的映在湖面,一切都是那麼完美!清晰可見的水中倒影叫人分不清孰正孰反。後來實在捨不得離開Lake Matheson,回家的路上,沿途可見壯觀的庫克山,偶爾還會有稀有鳥類的出現。

到了第二天下午,趁著剩餘的時間,就再騎著單車去Fox Glacier Valley Walk看冰河末端,途中會經過西元1750年的冰河覆蓋區域;再往前,就是在1935年時冰河倒退的最底部。整個步道路程需1小時,非常簡單好走,只是路上石頭多了點,一會兒就看到福克斯冰河的最尾端了,周圍都是山崩塌落的石頭,以及被冰河千萬年侵蝕而成的壯觀山壁。從冰河尾端延伸出來的是條河流,裡頭灰色冰涼的就是冰河融化的水。在悠閒地騎著車離開冰河時,正好經過一條步道,就隨性走過吊橋去River Walk探索,30 分鐘的時間同樣可以見識到豐富的雨林面貌。另外因為它整體包含山脈、冰河、雨林和海洋豐富的地形,其實福克斯冰河這裡也很適合來跳高空跳傘,這裡有家公司就以Lonely Planet的引言做廣告:「With a backdrop of the Southern Alps, glaciers, rainforest and the ocean, it's hard to imagine a better place to jump out of a plane than Fox Glacier」。走出雨林後,到了晚上七點多天還沒黑,所以我再騎車去看黃昏時的Lake Matheson,在紐西蘭第一次騎單車,感覺路很小,有車子經過時真的很危險。我到的時候湖面依舊清晰,黃昏時的Lake Matheson少了喧嘩的遊客。現在是夏天,時間過了晚上八點半,太陽才下山,在金黃色的日落餘輝中,美麗的傍晚彩霞送我回家。


之前從基督城經歷一番波折後,終於如願在這天早上要出發前往福克斯冰河,天氣果然如氣象預報的好,我參加的是這裡最貴的行程:Heli-hike,也就是坐直升機上冰河。至於為什麼選擇福克斯冰河,紐西蘭南島有兩大冰河:福克斯跟法蘭茲約瑟夫冰河,一開始在選擇的時候也是很頭痛,四處問人,只要有去過冰河的我一定都會問推薦哪個。總結歸納出兩邊優點:如果要徒步爬上去的話,走法蘭茲約瑟夫最漂亮;而福克斯則是比鄰近法蘭茲約瑟夫大,行程也較便宜。在兩難的情況下,福克斯冰河因為有Lake Matheson跟雨林的加持而勝出。由於我沒車,如果去法蘭茲約瑟夫,要再去Lake Matheson會很不方便。而且原本想省點錢徒步走全天上去冰河,但又聽說坐直升機可以到走路走不到,最美最乾淨的冰河部分,心想我都難得來到這了,會不會一生就爬這一次冰河,因為搞不好以後冰河消失,又或者不會再去其他地方的冰河,且在他們網頁可以看到費用年年都在漲,便忍痛花400紐幣參加heli-hike,持YHA卡只折5塊紐幣,還是很貴。

第一次坐直升機升空後,不一會兒就看到今天的目的地-福克斯冰河全貌,再飛近一點看得更清楚壯觀,直升機經過一群在冰上健行的人,人類實在好渺小。而且從上面可以看到我們等下降落較白淨與徒步只能走的較髒黑部分區別。另外坐直升機的好處就是可以飛到無法行走的地方,像是瀑布上空,還看得到彩虹。只是駕駛這時突然來個急轉彎,強大的離心力讓我很不舒服。在降落後,第一次腳踩在萬年冰河上很是興奮,直升機一共飛了四趟才載完所有的人,接著整團分成兩組出發,嚮導先在前面幫我們努力鑿冰開路,走在冰河上要小心翼翼的,四處都是裂縫。嚮導還挑了一個窄洞釘好繩子讓人爬過,只是爬的人衣服都是濕答答,因為冰河一直都在融化中。徜徉在令人讚嘆的冰的世界,身旁都是充滿冰河藍的冰穴。而且冰上有很多裡頭積著看起來是藍色的冰水小洞,我喝了不少最天然純淨的萬年冰河水。在我們下方隔著冰層就是冰河融化的水流,原本至少有1公尺的長棍,插進洞裡只剩不到30公分,可見這些洞起碼有多深。

分開後,另外一組在遠方變的好小。我們走在自然形成的冰穴堆中,聽嚮導說每天都會不一樣,嚮導還特地挑了一個小冰洞讓我們爬下去探險,看看冰是多麼乾淨。這時從冰洞裡窺見天空,不知什麼時候,冰河上空突然烏雲壟罩,原本早上的好天氣,到了下午就突然變天。我們一行人在螺旋槳聲中,沿著冰河下游河流離開了美麗冰的世界。


離開福克斯冰河會再次經過法蘭茲約瑟夫冰河,然後車子開了一陣子就是南島西岸的另一個著名景點:Punakaiki,這裡因奇特的煎餅岩而著名,又叫千層岩,原因是經過沉積和風化作用,海邊的石灰岩就變成了現在這樣子,因造型酷似煎餅而得名。

坐了好久的車子,一路沿著南島西北岸終於到了陽光及藝術之都Nelson,市中心那棟顯眼的建築,i site就在其對面。我這次造訪Nelson住的背包客棧主人來自英國,本人很親切,且在旅社裡的相本可看到他們當初辛苦一磚一瓦建立起來的全紀錄,當然也有含免費無線網路,有時會有免費點心可以吃,雖然離市區較遠,但可免費接車,還能借腳踏車,所以對沒車的人來說交通不成問題。


Nelson我先去找全紐西蘭的中心點,位於Nelson近郊的一處山頂,在開始爬山前會先經過全紐第一個舉辦Rugby比賽的場地,攻頂後可以在那俯瞰Nelson市區與海岸全景。回到市區,不知道今天是不是有活動,簡直跟古董車展一樣,在街上處處可見老爺車。Nelson這裡的藝術家不計其數,到處都可找到工作室和店面,i site有一介紹整理各家資料的手冊,要全部逛完應該很不容易。包括魔戒就是在這裡誕生的,只是裡面的戒指通通要價不斐。

位於市中心小山丘上的Nelson基督大教堂,於1965年建成,被英國式彩繪玻璃窗所環繞,教堂內有紐西蘭獨一無二的大鍵琴,包含2500個以上的風管以及玫瑰園窗。大教堂附近的南街還保存著一排建於18631867年,整修過的工人木屋,據說是紐西蘭保存最久的歷史街道,有些木屋到現在還有人居住。「在小鎮南部,美麗的Isel Park值得一逛,在那裡,你會看到莊嚴的1880年代建築Isel HouseLonely Planet上是這樣寫的,讓我興沖沖地騎了半小時以上的腳踏車要去看,結果大失所望,一個普通的公園實在不值得我花了半天時間去那。

Nelson特別還有一家服飾藝術世界和老爺車博物館,介紹看起來不錯,只是得收費又遠離市區,便過門而不入。回到市區前路過美麗的海灘,白天有很多人在此嬉戲跟玩滑翔翼,此時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Skydiving,高空跳傘,是來紐西蘭必做的極限運動之一。全紐可以跳的地方很多,像是在冰河跟Wanaka與皇后鎮都不錯,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景色會不一樣,前者是看冰河、高山和雨林;後兩者則是欣賞山與湖的結合,我選擇了在Able Tasman跳,可以看到山與海的景色,這裡同時也是Lonely Planet紐西蘭版總編輯跳的地方,專家選的應該不會差到哪裡去吧。看著飛機起飛往一萬三千英呎高空而去,我因為是今天最後一梯,還有空暇可以看別人先跳,然後終於輪到我上場了,抱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進到機艙,陪著我的是很會搞笑的教練。

飛機升空後,今天天氣很棒!幾乎沒什麼雲。每天確認氣象預報總算有用,因為在紐西蘭旅遊,天氣真的很重要,不但會影響美景、心情還有便利性。想起來就好笑,那天我竟然是穿著涼鞋去高空跳傘,實在有夠瞎,應該沒幾個人像我一樣。因為原本以為他們有什麼特殊的鞋要換,就穿著涼鞋去了。沒想到根本沒有,幸好我不是穿拖鞋。飛機上的機翼還裝有一台相機,拍下我坐在機外準備跳下的那一刻,另外一旁還有我的攝影師,很特別的是,他用嘴巴含住快門來拍照,因為最重要的兩隻手是留給控制降落傘用的。這時教練突然從後面推我下去,連掙扎的機會都沒有,就這麼掉下去了,那一剎那,真的是瘋了!那速度之快比任何子彈列車都厲害!整個人在高空成自由落體筆直墜下,整個臉被強風吹到變形,這時攝影師作勢要我擺出姿勢來拍照,我就成了超人,才知道原來超人在飛的時候是這樣的感覺啊。此時副傘打開,整個Motueka地區在我底下一覽無遺,可以看到綿延的南阿爾卑斯山,實在美得不像話。接著主傘也打開了,落下的速度也減慢,可以悠閒地欣賞地面風景,再次看到美麗的Able Tasman國家公園。感覺真的好像鳥一樣,自由自在的在空中翱翔。尤其是這天萬里無雲,甚至從南島這兒就可以直視北島西岸的Mt Taranaki,那是數百公里的距離!不過這時耳朵因為大氣壓力的關係有點痛,教練教我閉住嘴鼻後,用力吹氣,打通耳朵就不痛了。沒多久就要降落了,還差點踢到地上的工作人員,最後驚險擦過,安全著陸。

這次全部行程的整趟跳傘含照片跟DVD499元紐幣,還送件T恤,跟其他家比較起來還不算太貴,但跳一次幾十秒內就花掉台幣一萬多還是很心痛,花錢比流水還快。另外其實不太推薦一家皇后鎮地區的公司,他們海報上是個光頭佬,很酷。除非真的很想要在皇后鎮跳,否則我曾看過朋友在皇后鎮跳的紀錄,照片只有區區不到10張,而且DVD影片竟然還是跟其他當天跳的人共用,價格也更貴;而我跳的這家光照片全記錄就有122張,就我所知是目前最多的一家,DVD當然也是自己個人一張,花錢就得花的值得,我是這麼想的。


這一天,Picton港口陽光普照,即使要離開這美麗的南島,心裡還是有許多不捨,向南島說拜拜後,下次再來已經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搭著用超划算naked passport訂到的船票要往北島出發,而且這艘船比我前幾次搭的另一家高級。船上甲板還鋪有人工草皮,紐西蘭人懂得利用時機,趁著風和日麗,光著身子趴在地上做日光浴,好不享受。渡過寧靜的庫克海峽,除了返程的另艘客船,沒有其他船隻。在接近北島時,可以看到一整排的風車,之前每次來威靈頓都只是短暫經過,在這最後一次到訪,我要好好地走遍這城市。

威靈頓港口除了有為數不少的大船外,一眼望去白帆片片,在紐澳,帆船是相當盛行的活動,但反觀四面環海的台灣,卻白白浪費了能與大海親密接觸的機會,要是能充分開發海洋資源該有多好。威靈頓雖然小,但畢竟是一國之都,是在紐西蘭我覺得唯一最現代化的城市,奧克蘭雖為第一大城,但高樓大廈其實也不太多,基督城看過去更都是平房建築。

有個交通工具來威靈頓必搭,那就是紅色顯眼的山頂纜車,現身在當地的幾乎每張明信片上。找纜車入口時,指示牌並不太明顯,藏在一個彎進去的小巷裡,很容易就會忽略。遊客可以上山後再慢慢穿過植物園走回市區,或是選搭纜車來回,但對我來說這樣就沒意思了。於是逛完滿是茂密花草樹木的植物園回到市區,首先映入眼簾的地標物就是蜂巢般的國會大廈,我進去正好排到免費導覽,參觀這棟特殊的政府機關。在這特區內,對面則是南半球最大的木造建築物,老政府大樓。再走過去就可瞻仰全木造的老聖保羅教堂,不要小看教堂僅是木頭造,其實內部富麗堂皇,一車又一車的觀光客總是擠滿了佔地不大的教堂。晚上沿著港邊在微微海風中散步,走到外表金光閃閃的,有著印度聖雄-甘地塑像的火車站,然後再到市民廣場,與數千名觀眾一同欣賞免費的露天現場轉播音樂會。


選了一天拜訪紐西蘭國立博物館Te Papa,裡面佔地之寬廣,館藏之豐富,足以花上整天的時間來參觀,讓人不知不覺沉浸其中,而且完全免費,非常值得一逛。例如裡頭有深海來的大烏賊怪標本,足足是人類的好幾倍大,互動系統可以讓你觀看相關影響並了解牠的身上每個構造;小孩子在「藍鯨的心臟」興奮地鑽來鑽去,這是一個模仿藍鯨心臟大小的模型;放在架上實際來自地表與地核的岩石,讓你試舉看看有多重;在大螢幕上的近距離火山爆發影片讓人震撼;走入一個暗室,最明亮的就是地板發光的紐西蘭地圖,原來這是大幅紐西蘭空照圖,站在上面,咻!我一下就從南島的基督城跨到了北島的Taupo湖。我最喜歡則是一面很好玩的相片牆,可以在裝有相機的機器拍照後,立即傳到旁邊的螢幕牆,再利用畫筆遙控相片,可以放大縮小、變換位置等。另外館內也有紐西蘭傳統少不了的毛利文化,毛利人不只利用當地特產翠玉做裝飾品,甚至還能像石器時代一樣拿來當武器,而毛利會堂內部讓我了解過去毛利人的居住情形;甚至連當初建國時,白人與毛利人簽訂的和約都還完好的存在玻璃櫃裡保留下來,一旁牆上還有諷刺以前白人與毛利人巧妙關係的有趣漫畫。走出博物館,增長了不少知識,也更了解紐西蘭這個國家的文化歷史。


從威靈頓搭車到接近Napier的時候,太陽已經下山,海平面上整片粉紅彩霞。隔天一早就按地圖先到海邊逛逛,Napier是個徬海而居的小鎮,輕易走幾步路就可以到海邊,有不少人下水遊玩,一望無際的天空令人心曠神怡。走回市區就是欣賞來到Napier一定要知道的就是Art Deco裝飾藝術建築,西元1930年時全市被一次大地震摧毀,現在的Napier是從廢墟中重建的城市,全世界沒有一個地方,有這麼多從古典到西班牙教會式,集合當代風格的建築。不巧的是當我抵達時,上禮拜的Art Deco節才剛結束沒多久。雖然沒有節慶的復古裝扮遊行可以看,但這些全市建築本身就很有特色,靠著我的雙腳,照Lonely Planet上的清單,一一將上面位置走過,連當地的銀行建築都是走Art Deco風。

出了市區,爬上Napier旁的小山眺望點,一覽盛產葡萄、蘋果的霍克灣全景。還在山坡上發現當地的蘆薈竟然可以長到比一個成年人還要高大,走下山的途中,除了經過已經成為有名景點之一的監獄,還發現一棟像童話小屋的有趣住宅。此外,紐西蘭國家水族館就座落在Napier附近,但因走到時已經關門,只好作罷。回家的路上,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當地有華人居住,警察局前面的路牌上竟然出現「警察署」三個中文大字,真是有趣。而我在這住的背包客棧,房價不貴又有網路,還掛上台灣國旗,讓人倍感親切。


Gisborne,世界上第一個陽光親吻的城市,會來到這完全就是衝著日出而來的,在跟住的當地唯一背包客棧老闆娘問了海灘上最佳觀賞角度地點後,算準日出時間,早上六點多就出門,走了好一段路才到海邊。海灘上,鮮豔奪目的泛橘天空似乎正在為接下來精采的日出做準備,等了一會兒,遠處突然出現一絲刺眼的光芒,慢慢地,那個亮點越來越大,太陽出來了!在此時此刻,我是當天全世界第一個看到日出的人,見證了嶄新一天的開始,那種感覺實在無法言喻。這時月亮還沒下山,在我的身後形成日月交輝的奇景。

海灘位於Poverty Bay,直譯就是「貧窮灣」,據說是當初庫克船長從海上經過時,覺得這裡很貧瘠因而命名,但到了今天已經名不符實。一大清早,海灘上沒什麼人,只見一位老婦人在與她的狗兒散步。Gisborne當地海浪洶湧,我算過,浪打來的次數相當頻繁,可以同時有三、四波,是個非常適合衝浪者的天堂。有位不怕冷的毛利人,無畏冰冷的海水,是海灘上第一個來衝浪的勇者;這時不遠的海面上還有位悠閒地在划獨木舟的人,形成一快一慢的對比。沿著海邊走到一處公園,這裡有一座小尼克的塑像,擺出彎曲身子,指著遠方的姿勢,他就是庫克船長船上第一個目視發現紐西蘭的水手。再漫步到山坡上去找Te Poho-o-Rawiri,紐西蘭最大的毛利會堂,幸運的我抵達時剛好碰到管理員出來幫我開門,讓我得以進去參觀,否則沒有預約是不得其門而入的。而且為了尊重,裡面不能拍照,會堂內相當寬廣,地上鋪著類似榻榻米的地板,這兒是毛利人重要聚會的場所,有很多傳統的裝飾,像是代表進門打招呼意義的木偶和牆上具有特殊意義的刺繡圖騰,另外還掛著許多各國政要到訪的紀念照片。出了會堂到山上,意外發現一棵由已故黛安娜王妃在我出生的那一年,到訪Gisborne時栽下的紐西蘭聖誕樹。繼續往前走有尊庫克船長雕像正俯瞰當初他第一個發現的城市,山底就是當年庫克船長首先登陸紐西蘭的地點,只是今非昔比,現在僅剩一個紀念碑,旁邊則是煞風景的大卡車正忙進忙出地載著原木來回奔波。回到市區,到博物館瞧瞧,緊鄰的則是Gisborne當地最古老的歐式房屋,開放參觀裡頭當年的擺設,狹小的室內空間讓人體會早期移民的艱辛。


從北島東邊回到中央就到了看起來像海一樣的塔波湖,整個湖面面積相當於新加坡大小,是全紐最大的湖泊。這天能見度很好,甚至可以看見藏在層層山巒後,電影魔戒中的「末日火山」。湖面總是泛起小小的浪,輕拍湖岸上,有人在打高爾夫;有人在玩拖曳傘;還有更多人是沿著湖岸散步,享受這美好一天的午後時光。隔天早起前往我繼高空跳傘後的下一個挑戰:高空彈跳。Taupo湖這裡唯一的高空彈跳地點其實並不在湖面上,而是位於下游全紐最長河流,全世界第一個修築懸臂跳台的地方,距底下河流約43公尺高,相當於15層樓的高度,累積至今已有20幾萬人次跳過,意外發生次數為零,相當安全。之所以會來Taupo跳是因為這裡全紐最便宜,再加上有雜誌上的折價券,早上11點前跳,一次不到一百紐幣,不得不承認是一大誘因。在旁邊看了幾組跳下去,有人是抱在一起雙人跳;也有人毫不猶豫地就給他跳下去。除了高空彈跳外,也可以選擇類似盪鞦韆的方式,在嚇人的高度上空中來回,類似懸空的海盜船。

終於輪到我上場,手背上寫著72號,還沒跳之前,我的心臟已經開始不停撲通撲通的跳。踏上無法回頭的生死台,靜靜地坐在預備台讓工作人員綁好安全繩索,仔細聆聽講解,如果這時自動放棄的話就錢就被沒收了。一切確認後,腳上拖著牢固沉重的繩子踉蹌地往前走幾步,站在平台的邊緣,再往前一步的話,底下就是河流。這時我才發現,不管事前做了多少心理建設,等到即將要跳下的那一刻,恐懼還是會不由自主地浮上來。一旁的工作人員為我示範標準動作,將雙手舉至頭上做出投降樣,但此時的我不能向恐懼投降。工作人員很快地就喊123跳!但基於保護的意識,第一次我沒有跳,動也不敢動地僵在那邊,因為真的很可怕!此時工作人員應該也習慣了這種場面,開始安慰並說服我,於是就這樣不管三七二十一,我跳了下去。剛開始應該是因為本能反應,我的眼睛不自覺地閉上,只有幾秒鐘的時間,等我張開的時候已經過了一半,很快就到河面上,被吊在半空中,還彈了幾下。哇塞!我征服了高空彈跳,而且說實在的,如果再來一次可以免費的話,我一定還要再跳。


驚險刺激的運動過後,我需要放鬆一下,就走往通到著名Huka瀑布的步道。正當我慢步欣賞路上風景的時候,突然一聲Hello!嚇了我一跳,從樹下走過來的是位老婆婆與她可愛的小狗,她問手上拿著地圖的我:「Huka瀑布是往這個方向嗎?」。我回答:「是,但還有一段距離」。這時的她才鬆了一口氣,道來說原來她迷路了,她提議反正我有車,那開車過去比較方便,竟然有這天上掉下來的便車可搭,我就答應了。我們走到了一台旅行車,原來她租了這露營車帶著她的愛狗正在旅行,裡面廚房、床鋪、廁所,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車子開著很快就到了,停車場早就停滿了來自各地遊客的車輛,出乎意料地,瀑布就在停車場旁邊,走幾步路就可看見氣勢磅礡的Huka瀑布,底下還有人在玩Jet boat。我們還走了一小段步道,看見年輕男女們在河流中嬉戲,之後就返回取車。載我回Taupo湖邊以前,還順便到一家賣衝浪板的店家看板子,老當益壯的她原來還會衝浪,真酷。在謝謝她的好心幫忙後,我在Taupo湖前的KFC欣賞湖景享用晚餐,結束這一天的行程。


Taupo湖北上,不到一小時就到了地熱之鄉Rotorua,之前也是經過幾次,我打算這次要好好見識一下什麼是「地熱」。Rotorua的地熱是由於其獨特地理位置,坐落於太平洋板塊和澳大利亞板塊交界處,彼此之前的板塊運動使得地底岩漿翻滾,使得區內幾乎處處可見被加熱的地下水。巴士停在鎮中心那棟顯眼美觀的i site後,我就拖著行李去把它們放在背包客棧,接著先去政府花園逛逛,這天陽光普照,見到星期日下午有群老人正在玩英國傳統的草地保齡球,一旁則是設於園中,外表是地中海式建築,世界第一個允許男女共浴的浴場。在園中漫步的時候,我又意外發現幾隻Pukeko(紫水雞)正在路旁草坪覓食,藍身紅嘴相當容易辨認,是紐西蘭的珍貴鳥類。繼續沿著步道走到了湖邊,這裡簡直是鳥類的天堂,黑天鵝正在水面上嬉戲;岸邊則是在觀望的大白鵝;碼頭上擠滿了黑嘴鷗;黑水鴨密密麻麻地圍繞在船邊。人類與鳥禽一起在這環境和平共處,享受午後的溫暖陽光。

想要看地熱的我,便先經過一處毛利廣場,這裡有著隨處可見的毛利圖騰雕像,只是剛踏入的時候,沒有明顯的圍欄,也沒有牌子,卻有毛利人走過來說這裡是捐獻入場,不就只是一個廣場嗎,但這小事件並不影響我的心情。廣場旁邊就是住宅區,走近一看才發現,地上到處都是冒著煙的熱池,當地居民就與地熱共存,路旁一位見到我這外國人,住在車屋內跟我打招呼的毛利大嬸,還開心地指著旁邊熱水說,這裡就是我的廚房!雖然有免費的地熱可以運用很方便,但往前走就看到一處裡面冒著白煙的大窟窿,緊鄰的是間民房,有一部份院子甚至已經塌落,洞再擴大的話整個房子就沒了,住在這樣環境真是令人捏把「熱」汗。晚上則是到鎮上一家好吃的日本料理解決晚餐。


到了Rotorua,除了地熱外,必看的就是毛利文化。於是隔天起了個大早,參觀當地一個開放遊客參觀的毛利村,在買完門票進入後,陪我的是一名解說員,是義大利和毛利的混血兒。幸運地我因為來的最早,園區剛開門就報到,只有我一個遊客,所以他就成了我個人專屬的解說員。入園會經過一座橋,底下有幾個孩子正在河流裡玩耍,原本以為這是很正常的畫面,但沒想到其中一個孩子竟突然大喊「coin」,原來是要我投錢下去,不管投哪個方向,他會潛入水中把那枚錢幣找出來,然後當然就是他的了。我想這或許是這裡的習俗,便隨意丟了個硬幣下去付「過路費」,他果真一下就找到了。但撇開好玩不談,我個人是對這種已經付了門票,還向遊客變相收費的方式很反感,尤其是對這些小孩子來說,從小就灌輸他們伸手要錢的觀念;但另一方面,由於Rotorua當地將近一半的居民生計都是靠觀光收入,這麼做也似乎無可厚非,令人省思。

再繼續往前走,可以看到一片荒蕪冒煙的地面,上面還有幾間類似狗屋的小房,那些是以前毛利人居住取暖的地方,但現在有了大房子,而且熱騰騰的地面也導致不能再使用,有些房子也因為旁邊的窟窿導致地層下陷而沒有住人。村子內皆是常見的平房建築,穿過一區步道蜿蜒其中,兩旁都是滾燙的大池子,吹起陣陣白煙,池內沸騰的水彷彿在不停的怒吼,水質清晰可見部分火山孔,好奇陽光照不到的黑暗地底會是怎樣的世界,有位毛利婦人正把一袋玉米用長線綁好後,放入熱池將另一端綁在牆上在煮玉米,煮好後還可以拿來賣給遊客,這時解說員帶我看兩個像蜂箱的小木箱,打開一看,裡面是包著鋁箔紙的食物,這也是當地人利用悶熱烹煮的一種方式。看到這些熱池縱使有欄杆圍著,但就在住宅區內,問了解說員以前是否發生過意外,結果真的有,原因似乎是因為有人喝醉酒,結果就這樣不小心失足跌落,那種皮肉繃裂成燙人肉的痛苦,令人不敢再想像下去。他再帶我往前走,通過一處上坡,這裡有幾間民宅,路旁則是有不少長方形的白色水泥塊,相信一般人都猜不到這是什麼,裡頭竟然是棺材!因為毛利人相信族人的感情是血濃於水,即使是死後也不怕就葬在住家隔壁。至於為什麼要這樣用水泥塊封起來,而且就設在路面上,因為那些棺材埋在地底上後,會因這裡地熱的環境而慢慢浮起,所以只好用水泥壓住,這時想到萬一在深夜裡,看到路的兩旁竟然都是從地面浮出的棺材,媽呀,比鬼故事還可怕,幸好現在是大白天。


再過去聞到一陣濃濃的硫磺味,今天的重頭戲,分別是Pohutu噴泉和Prince of Wales' Feathers噴泉,他們是間歇噴泉,會每天在固定時間內噴發,我走到的時候那噴起數公尺高的水柱還形成一道美麗的彩虹。但我們在這只能遠觀,如果想要靠近一點看的話,就要到與毛利村緊靠,票價更高的另一個園區另外付費進去參觀,在那可以看到奇異鳥與噴泉底下天然形成的彩色台階。回到村子內,走到另一邊欣賞由火山孔形成的湖泊,那裡的步道沿路豎著多年前各國代表來立的牌子,其中也包括標示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的台灣。快回到村內時,遇見三個正在採野葡萄的毛利小孩,問我要不要吃,謝謝他們的好意後一人給了一顆糖果。回到村內,又有兩個小孩在經過冷水降溫的人工熱池裡洗澡,這也是當地利用天然資源的方式。瞧給了他們幾顆糖果開心的模樣,我也跟著快樂起來。這時時間已到,得去舞台看表演了,台上正在跳著毛利人的各種傳統舞蹈,上場的除了有不同的道具搭配外,一些舞者臉上原本應該是嚇人的傳統瞪眼伸舌鬼臉,可能是因為表演太多次乏味了,變成了歪頭兼翻白眼的搞笑鬼臉,實在讓人捧腹大笑。離村前買了包利用傳統焢窯方式煮熟食物的Hangi填飽肚子,這時進園的遊客變多,橋底跳下水撿錢的小孩也忙得不亦樂乎,因為天上真的會有錢掉下來耶。


除了收費昂貴的園區外,其實在Rotorua要看地熱根本不用花大錢,鎮上有一處免費公園佔地寬廣,裡面大大小小的地熱池:有熱到冒泡的泥巴沼;也有翻滾冒煙的火山池。整個園內活像個地熱教室,讓人感覺到原來在我們看不見的地底下有一股力量,透過這些熱量不斷的釋放,展現出地球強韌的生命力。雖然園內地熱池都有圍欄保護,但我站在邊緣最近時,可以只有幾公分危險的距離,熱氣撲面而來,開始幻想要是地熱池旁邊的地面也突然崩塌,那我就死定了,不禁心跳加速,直冒冷汗,趕緊拍了拍照就走人,不敢久待。然後在園內走累的我,到意外發現的人工熱池裡泡泡腳,享受這天然溫泉。


2012年8月25日 星期六

Ch.12 紐西蘭N.Z.-南北島大旅行(中)



Dunedin(但尼丁),是我最喜歡的紐西蘭城市,一進到它的市中心,馬上就可感覺到濃濃的歐洲氣息。西元18483月首批歐洲人抵達,城市的建設者是蘇格蘭人,塞爾特語中的Dunedin指的就是愛丁堡。原本基督城是我最喜歡的紐西蘭城市,但來過古典的但尼丁,基督城反而變成第二名。市中心被稱作「The Octagon」,因為環繞中心的街道是以八邊形做設計,座落兩棟顯着建築物是市政廳與聖保羅大教堂,都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Octagon附近,有家號稱是但尼丁最好吃的漢堡,的確不錯吃。Dunedin最大的購物中心(其實也不過才兩層樓)就在隔壁繁忙的喬治街上,特別的是天台還可看到一尊漢將騎馬像。

走上山坡上可以俯瞰但尼丁市區。奧塔戈第一教堂於1873年完工,屬哥德式石灰岩建築,教堂高聳挺拔,尖頂有56公尺高。走完市區古老建築巡禮後,便詢問I site還有什麼景點可去,他推薦我去南但尼丁的海灘,從市區走過去很遠,不過邊走還可以邊仔細觀察當地人的生活,就在這我遇到了在紐西蘭繼Blenheim之後的羞辱,一群年輕人乘車呼嘯而過,突然有人從車窗內向我比中指,大罵「Fucking Asian」,周遭就只有我一個人,接著大笑揚長而去。我只能兩手一攤無辜樣,心想我又招誰惹誰了?突然覺得此地不宜久留,沒多久就走到了沙灘,原本應該是很漂亮的風景,但因為剛剛的種族歧視事件讓我心情整個很down

High Street,顧名思義,又斜又高的一條街,我住的其中一家背包客棧就在這條街上,每次都要爬得半死,我在這住的是他們的最棒床位,窗外看出去就是但尼丁市,絕佳的採光讓人心曠神怡,「幸運地」是當晚整間其他房客六位都是女性,只有我一個男性,不過換衣服時,閉上眼睛後什麼沒看到。聽老闆說這裡前身是醫院,所以才會有像它簡介上所寫的,裡面有一隻鬼魂,我是沒有碰到,因為老闆說夏天人比較多,鬼怕人氣重,等到冬天人少才比較有機會出現,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一入植物園,迎面而來就是繽紛的花叢,走到山坡再過去是另一個森林,那裡聽說只有樹木,因為時間有限就沒過去,一旁的遊客中心有免費鴨食可以領取,每人可拿兩小包。爸媽帶著小孩來餵鴨,好一幅天倫之樂的畫面,鴨子們忙著搶食,我也忙著邊拍邊錄影。這裡玫瑰花園的花不多,特別發現有一株叫China Rose,原來就是朱槿,中文並不是翻成中國玫瑰。

Baldwin街位在但尼丁住宅區,從市區走了起碼半小時後終於到達這世界最陡的街。我注意到上面掛著路牌的電線桿是用木頭削的,這種就地取材的方式似乎在紐西蘭很普遍。Baldwin街走上去時好像在登山一樣,隨時都怕會滾下去。

這裡之所以被金氏世界紀錄認可為全世界最斜的街,是因為最陡部份的斜率可達1:2.86,也就是說以水平方式每前進2.86公尺,海拔高度就會提升1公尺。所以常常吸引各國遊客到此一遊。甚至還有不怕死的人開車來挑戰,加足馬力後就衝上去,第一台TOYOTA過關;接著一台Hyundai車上是位媽媽跟她的兒女,卡在半路中衝不上去,輪子都已經不停地原地磨到冒煙了,結果還是上不了。我們跟車窗內的她這樣尷尬苦笑的對望,後來她也只能放棄,慢慢地一路倒退下坡,全程整個都很驚險,真的很替她們捏把冷汗。從盡頭的街尾往下看,等於是從山上俯瞰,這時有台上面載有十個印度人的箱型車,照樣衝到頂端,可見馬力十足,TOYOTA的,趕快去買一台吧。這裡就好像車廠測試點一樣,想知道自己車子性能馬力好不好,來這衝看看就對了。我們這些爬上來的人在一旁拍照攝影就是裁判,順利上去的車主臉上都是掛著得意的笑容。一對姐妹花還在她們父母車子開上去後,下來時車停在斜坡中間,她們跑下來再上車。

不要以為TOYOTA的車都很好,後來一台中國人開的金色休旅車,還衝不到一半,都聞得到輪子冒煙的味道了,最後還是放棄。我憑著i site但尼丁地圖中的優惠到Bladwin街旁邊紀念品商店,拿了張免費證書,證明我用腳征服了Baldwin街。離開時,幫位以色列女孩跟她朋友合拍幾張跳躍紀念照,事後鼓起膽厚臉皮的問說能否順便載一程,因為從這要走回市區實在太遠了,所以我就這麼硬給人家抱著他們行李塞上車,不然車上人加行李早滿了。

但尼丁的Otago博物館,裡頭館藏豐富,起碼有四層樓可以逛,耗上半天不是問題。多虧了之前在Alexandra拿的免費但尼丁旅遊護照,裡面有幾乎但尼丁當地所有行程的折價優惠,讓我省下蝴蝶世界六塊紐幣門票。展覽包括剛脫繭而出的蝴蝶,這一刻是新生命的開始,還有到處翩翩飛舞活生生的蝴蝶,甚至隨時就會停在參觀人們的衣服上,或地上,得小心別踩到。園中的蝴蝶種類有:Scarlet swallowtailClipperGreat egg-flyOwl…現在還介紹蝴蝶的一生等知識,可惜號稱蝴蝶王國的台灣卻似乎沒有一個像樣的蝴蝶保護區或教育展覽。另一區則是介紹南太平洋群島文化和不可缺少的毛利文化。下一層有模擬當時活生生的恐鳥模樣,以及已經絕種的大小恐鳥(Moa)化石,曾經是地球上最大的鳥類,如今只剩一堆骸骨。甚至還有木乃尹,順帶附上X光圖可以一探究竟。工具區則有大量的各國刀器。這時走到這兒要小心,旁邊有個連圍欄都沒有,半個人高的古董花瓶,實在很怕會撞翻這個,到時可賠不起。離開時,出口掛的翻車魚的模型,寬度足足有一個人長。

博物館出來就是奧塔戈大學,簡介是這麼寫的:建於1869年,是紐西蘭第一所大學,聲譽聞名國際,光學生就有20,000多人以上,約佔但尼丁總人口六分之一,其中大約1,200多名是來自各國的留學生,也熱絡了Dunedin的經濟。其學校大樓以古樸的哥德式建築著稱,校園則是帶有典雅的英國風,在全紐四大城市:AucklandWellingtonChristchurchDunedin都有其分校,這所古老的百年名校直到今天仍然維持它的競爭力,排名在紐西蘭國立大學中,各專業都是數一數二。


Dunedin必參加的行程之一:Cadbury世界,Cadbury是個已經創立兩百年的老牌子,到現在還是不停地改良它們的巧克力,產品推陳出新,來紐西蘭必吃,特價時便宜又美味。一進門就是刺眼的金光閃閃巧克力金磚山,我到的時候因為是假日,只能參加較便宜的工廠短程參訪。首先是以櫥窗中可愛的小人偶來呈現巧克力的製造過程,工人們正賣力地製作好吃美味的巧克力,看到這裡我就餓了,參訪過程裡面印象最深刻的莫非是那一湧而下的巧克力瀑布,這時就會忍不住幻想:要是能在巧克力海裡游泳能有多好。還有工廠裡面全程是禁止拍照的,所以我們只能出來後拍拍外面的老爺車過過癮,而且來巧克力工廠參觀最後也沒有超多的免費巧克力可以大吃特吃,只給幾小根,真失望,以及工廠內一小杯剛融化的熱巧克力,連塞牙縫都還不夠。而且裡面商品部賣的並不會比外面超市便宜,真糟糕。所以每當超市大塊Cadbury巧克力特價兩塊五元時,一定都至少拿個兩片。

另外一個行程是九十分鐘的Speight's啤酒廠參訪,跟Cadbury世界有套裝組合的優惠,所以我就一起參加。Dunedin有名的品牌除了Cadbury外,還有Speight's,同樣也是歷史悠久,於1876年創立。行程一開始就很不好意思,因為剛來時不知道有沒有遲到,連忙問了位在場穿著黑衫的小姐:入口在哪裡,她還好心的指給我並說明置物櫃在哪裡,過一會兒才發現,她並不是工作人員,也是同團遊客之一,只是我總覺得外表穿著真的很像。過了入口後,牆上是有趣的埃及文字,說明埃及人製酒的歷史很古老。庫克船長的塑像表示啤酒的傳入跟他也有關。現場還擺放釀出高品質啤酒的原料,包括水、蔗糖、啤酒花。接著走到水處理槽,這裡用來儲放過濾完的淨水,這些水的水源已經使用一百多年了,總容量可達120,000公升。旁邊是百年前的辦公室,裡面可看到打字機跟古代電話。

另一層則是帶我們看酒槽內部,大到可容下好幾人。下一層樓的機器用來釀酒,嚮導正在詳細解說釀酒過程。快到出口時則有Speight's一字排開的產品線,上面都是不斷推陳出新,講求差異化的啤酒。最後就是酒鬼們的快樂時間了,這裡提供六種不同口味的Speight's啤酒,任君挑選,隨你喝到飽。不過因為我不喜歡喝酒,所以淺嚐幾杯就夠了。Speight's啤酒因為得獎無數,所以它的slogan就叫「Pride of the South」-南方的驕傲,我也覺得它的啤酒算是眾多中好喝的。另外Speight's很自豪他們用的是非常好的礦泉水,因為這樣才能製作出最高等級的啤酒,所以在工廠外有一個免費的水龍頭,只要按下橘色鈕,礦泉水就會源源不絕流出來,當地人也都知道這好康,不時可看到有人開車拿著大水桶來裝。

就在啤酒參訪址附近,是外頭擺著老郵筒跟1872年製造蒸汽火車頭的移民博物館,原本以為要收門票,靠近才發現是捐獻入場。博物館裡面展示許多文物是早期被淘金熱吸引過來中國移民的,有許多書冊是爸媽小時候的那個年代,現在這些舊書在台灣都不一定能看得到,但在遙遠的南半球還有,真是特別。牆上掛著當年商店的告示,上面是中華民國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國慶日寫著一九六二年十月十日。「中國人因為安靜合作,善良有禮,是少數民族的楷模」,現場的說明文字這麼寫著,柱子上的移民照片就是來自台北的夫婦,其他還有來自香港、馬來西亞、中國,同時也談到種族歧視的問題,看來從幾十年前的移民到現在一直都有,最後一段竟提到台灣人,大意是這麼說的:早期中國移民已同化融入紐西蘭社會,因此Kiwi最新的敵人反而是後來的亞洲移民,如台灣移民。

另外一邊則是畫廊,裡面掛滿一千多幅早期西方移民的照片,看起來其實就是千幅遺照,有點令人毛骨悚然。有一區很有趣的是,牆上的螢幕會播放在海上的各種生活狀況短劇,讓我們了解早期移民是如何千里迢迢辛苦從歐洲來到紐西蘭,甚至還模擬設計一個早期的船艙,不只可以進去體驗,還可以躺在床上感受一下搭船的感覺。我在當時的手繪航海地圖上發現了今日台灣-Formosa。另外博物館還有一區是交通主題,裡面有各式各樣早期的古董車輛,可以更了解當時的日常生活。上廁所時,意外在小便斗旁牆上發現一張告示,原來是博物館很貼心的提醒因為這裡的水管從1939年埋到現在已經有70多年歷史,當初設計是崁入牆內,如果要換的話就得整個拆掉,因此如果有稍微的滴水現象還請大家見諒,可見文化保存做得多徹底,連廁所的牆壁也捨不得破壞。移民博物館一旁就是於2008年開幕的蘭園,乃是來自但尼丁姐妹市:上海市的禮物。聽說這個花園是先整組在中國設計製造好後,再運來但尼丁做組裝,難怪仿古設計的裝潢建築都還很新,雖然整個中國花園是古色古香,中國花園的基本元素精神都含在裡面,不過在往後的中國行裡,我終於見到了更為道地的古典花園。

既然已經來到但尼丁,當然就要去旁邊的Otago半島順便走走,我參加的行程包括Larnach城堡跟皇家信天翁中心,也可另與企鵝保護區做搭配,雖然這個行程在城堡只是短暫停留幾分鐘,但就足夠讓我拍幾張照了,還可看信天翁,整個才$90紐幣,滿足了我此趟最基本的需求。上車後才發現有點像跟團,因為整個遊覽車都是上了年紀的白髮老人。位在市區往半島的山坡上,Larnach城堡建於1871年,是紐西蘭唯一的城堡,有開放參觀但需門票,並提供不便宜的住宿,只是我覺得這「城堡」還挺弱的,跟印象中的歐洲城堡差非常多,頂多像個私人別墅。接著通過一段沿著海岸的狹窄公路後,就到了信天翁中心,這裡是陸地上的皇家信天翁聚居地,我們可以從觀察點看到信天翁巢穴,一隻成鳥正在照顧雛鳥,不過巢穴跟觀察點的距離還是很遠,所以裡面備有望遠鏡,信天翁在外頭圍者我們恣意遨遊天空。走出觀察站後,一隻隻龐大的皇家信天翁就繞著山頭在我們上空翱翔天際,近到足以聽到牠們揮翅的聲音,我也幫牠們飛翔的英姿拍了好幾張照。信天翁雙翼展開時的驚人長度可達三公尺,比一個人還要高,難怪飛行時速可達120公里Otago半島除了是豐富野生動物的家外,由於地形緣故,也是軍事重地,我們參觀了碉堡,裡頭當初為了防止俄國人進攻修建的大砲,被後人認為是有點神經過敏。特別的是,大砲射擊依據的方位刻度有一段還會特別註明燈塔在哪個方向,以免誤擊。這次帶我們參觀的是位臉上保有刺青的毛利老太太,她表示她很高興從事這份工作,因為能跟來自全世界的人接觸,而且多虧紐西蘭政府才能有今日和平的局面,否則在這之前,毛利人彼此爭戰不斷,過去曾有一段相當血腥的歷史。回程時,再次欣賞奧塔戈半島的大自然田園風光。後來回到市區時。司機開玩笑地說他今天已經帶我們已經到過但尼丁的每一條街,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正好經過一條街,街名就真的叫「Every Street」。


泰瑞峽谷火車原本是沒有計畫要搭的,不過這次在但尼丁待了好幾天有充裕的時間,而且它廣告打的是「世界最好的火車路線之一」,所以就選了最熱門的Pukerangi路線看看,我用但尼丁觀光護照打七折,另外也可從但尼丁坐到Wanaka或皇后鎮。

今日出發的天氣很好,頭上的藍天是多麼純淨,火車站是但尼丁的瑰寶,採愛德華七世風格建築設計,典雅壯觀的外表讓經過的人都會忍不住駐足多看幾眼,是當地遊客必訪的景點之一,從1906年營業至今它仍然肩負著交通運輸的重責大任,華麗的車站大廳鋪的是相當有特色的皇家道爾頓馬賽克磁磚地板。火車出發後,出了市區,見到很特別的駝羊,領略紐西蘭美麗的田野風光,她的美總是讓人停不下拍照。接著開始進入山區,一路上風景秀麗,原本已經停駛的泰瑞峽谷鐵道,在市民的爭取下才又重新恢復營運,目前主要用途是觀光路線。此時平凡無奇的山谷讓大自然塗上了美麗的色彩。行駛中,有台吉普車,底下改裝拿掉膠輪,靠鐵輪前進,一直跟在我們後面,應該是在檢查鐵軌是否完好。

火車中途會停下來讓旅客們走出車廂透透氣,拍拍照,紐西蘭的景色怎麼拍怎麼美。繼續上路後,穿過維多利亞式大橋,我們奔馳在山石嶙峋與流水潺潺的峽谷中,穿過河流侵蝕而成的壯觀山壁,忍不住會想要唱起那首兒歌:「火車快飛!火車快飛!穿過高山,越過小溪」,一直終於到了盡頭,但是那裡什麼都沒有,一片原野,好荒蕪的感覺。回程就是倒著開回去,再次欣賞偉大的大自然作品。Pukerangi之旅全程大概四個小時來回,可以飽覽紐西蘭原野以及河谷風光的巧斧神工。


從但尼丁往北就是Oamaru,到了背包客客棧,還想說有什麼辦法可以去這邊最著名的海邊大圓石,check in時突然聽到有兩位女士在跟老闆娘問說Moeraki Boulders怎麼去,眼見機不可失,臉皮不怎麼厚的我馬上舉手:我也想去。就這樣搭著各來自德國與澳洲的女士租來的Mazada 3新車出發了,途中經過Oamaru郊區的一片海岸,這裡有間紐西蘭最高分的背包客棧:Old Bones Backpackers,有機會一定要來見識一下,但住宿一定要有車,因為四周什麼都沒有,且遠離鎮上,交通非常不便。

Moeraki Boulders位於Oamaru鎮南約30公里處,沒車的話幾乎到不了。我後來在背包客棧佈告欄有看到當地出發的巴士接送行程,再不然就是租腳踏車或是勇敢伸出大拇指,方法是人想出來的。

海邊的每顆圓石直徑約一到兩公尺不等,我們來的時候剛好是退潮,所以可以輕易地走到石頭旁;漲朝時,它們周邊就會被海水覆蓋。我坐在大圓石堆裡,摸摸這些已經有百萬年歷史的珍貴Te Kaihinaki(遠古大圓石頭),根據科學家的研究,這些大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乃是在千萬年前,飽含結晶的鈣與碳酸鹽微粒的海底沉積泥經過四百多萬年,一點一滴地慢慢累積形成這些大圓石。奇異怪狀的圓石也不少,像有顆圓石還跟山壁連在一起,密不可分,一旁還有破掉的圓石可以讓人清楚看到內部結構,另外好像曬乾起皺紋的地面,但經常浸濕的海灘怎可能曬乾呢。看完石頭後我們就打道回府,很感激那兩位好心載我一程的善良女士,她們來紐西蘭旅遊十幾天,祝她們往後旅程順利。

回到投宿的背包客棧之後,又巧遇櫻桃園的同事以及另兩位換宿的台灣背包客女生,有了她們熱心的帶路,連地圖都不用看,馬上就有免費嚮導相邀作伙在傍晚時去Bushey Beach黃眼企鵝上岸。

上演企鵝返家記的時間一到,欄杆旁早就擠滿了欲一探究竟的人潮,等了很久,終於主角登場了,現場啪啪的快門聲此起彼落,黃眼企鵝近到距我只有一公尺,牠也好像習以為常了,絲毫不在意地繼續往前走。 

第一天在Oamaru,傍晚七點多看完黃眼企鵝後,欣賞美麗的晚霞迎接我的到來。回去稍作休息後,到約晚上九點半就又走到藍企鵝保護區附近。藍企鵝,高度約43公分,是世界上最小的企鵝,主要生活在紐澳海岸,遊客可以在這付十幾二十塊紐幣到保育區內看企鵝餵食秀,但需要花錢的東西向來就不是身為背包客的第一選擇。所以我們今天看免費藍企鵝,同樣在好心導遊的帶領下,走了一段路終於到了港邊,這些嬌小可愛的藍企鵝一開始會先躲在船下陰影集結,有幾隻則是從船上岸的斜坡上來,但不知是看到人還是有車子,有好長一段時間動也不動。等人數到齊後就會開始出發,牠們就近在跟前,一群企鵝大搖大擺的過馬路,走路還不時瞻前顧後,四處張望,路過的車子都會刻意放慢速度。這裡路旁到處都看得到藍企鵝,幾乎跟台灣的野狗一樣多,根本不需要付錢當冤大頭,除非想特地看專人餵食。因為四周除了路燈外都很黑,有一些沒公德心的人用閃光燈去拍,聽說還有人去抱藍企鵝來拍照,尊重動物的公德心在這裡蕩然無存,不管哪一國的遊客都是,甚至有台瘋狂年輕人故意在這飆車甩尾,完全不管這些企鵝死活,這對他們來說似乎沒什麼。一隻企鵝在選好地點後,隨便就在階梯上趴下來睡了;夜晚拉下鐵門的建築物內是許多企鵝的家,這些小傢伙最喜歡躲在裡面。牠們要睡覺了,我們看完也已經快晚上十一點要回家了。


白天到i site拿了本歷史名城Oamoru簡介手冊就開始進行歷史建築巡禮,市區有許多歷史建築都是以石灰岩(limestone)建成,也因此而著名。徒步遊Oamaru精華地區的路線從山坡上遠眺港口,Oamaru比我想像中的還要大,光靠雙腳還是沒辦法將手冊裡標記的23個歷史建築走完。到教堂前時,遇見一對綻放天真無邪笑容的可愛姊弟倆,媽媽正要帶他們出去買東西,原來他們身上流著兩國的血液:媽媽是日本人;爸爸則是當巴士司機的紐西蘭人。走著走著到了起士工廠,冰櫃裡滿滿都是各式各樣的起士,櫥窗上貼了張有趣標語:「”Latte” is French for “You paid too damn much for that coffee!”」,享用完berry口味的起士後,我跟同行的台灣和香港女生到了起士工廠後方,透過玻璃窗看到起司製作的過程,架上原型大塊起士圓圓的一塊塊就像軟輪胎一樣。走回來順道逛下小博物館,裡面有本很古老的羊皮書,要翻閱時還得戴手套以免損壞。Oamaru給我的感覺還蠻舒服的,是我喜歡的紐西蘭小城之一。

我住的背包客棧就位在鎮中心,含免費無線網路,雖然到了晚上網速就會變得超級無敵慢。另外一邊則是歷史城區,這裡有整排的古老建築,上還飄揚著大英國旗,彷彿重回百年前的英國時期,裡面有很多賣手工藝品的商店。這時突然發現擺在角落一台古老的大小輪腳踏車,這不就是書上圖片看到的腳踏車剛發明時的最初模樣,實際跨上去真的很高,如果真的騎到路上搞不好會摔死。回到市區中間經過一間仍然在運作的廣播站,裡頭有許多古老的收音機。到晚上拍夜景,好玩的是,有個剛從pub出來的酒鬼,看到我在照相,擺出很屌的姿勢也要我幫他拍一照,再來還有對姐妹花也醉了,就留下兩張酒醉的證據。


在鎮上除了逛逛古老建築外,還到了號稱紐西蘭最好花園之一的Oamaru公共花園。這裡是個大公園,在入口處附近鐵軌還有一個小小的紀念碑紀念19501222號一位11歲的小女孩犧牲自己生命救了她的小狗,但也因此被火車撞死,令人遺憾。公園裡有許多美麗的花朵,繼上次在Invercargill拍花海之後,還是忍不住拍了好幾張。無意間看到橋上有對情侶,趕緊按下快門,像極了西方版的七夕情人相會於鵲橋。在嬉戲區,看到很多金髮碧眼的小朋友很可愛,不過在紐西蘭最好還是不要隨便拍小孩子,我曾被其中一位母親上前關切一下,懷疑可能是擔心當地時而傳出的戀童癖有關。


離開Oamaru時,和在這巧遇的香港朋友又剛好一起搭同班巴士北上重返基督城。許久不見,重新回到基督城,有種熟悉的感覺,我又回來了。首先一定要來基督城大教堂這個聞名世界的代表性建築,是各國遊客的必訪之處,可惜教堂正面在整修,掛了塊綠色「尿布」,竟起碼有一年,從我去年第一次來基督城到最後這次都還在,讓我大失所望,寫信去市政府抗議影響市容也沒人理。

走進裡面,富麗堂皇的大教堂內部,有著不可或缺的彩繪玻璃,牆壁上的圖案結合了毛利文化,我在這喝聖水,感受莊嚴上帝的力量。走出教堂,有人正在神色凝重地沉思,原來他們正在下大型西洋棋,一旁則是十八公尺高的銀色鐵製聖杯雕刻,為紀念千禧年而建。就在前面熙來攘往的廣場漫步的時候,突然聽到有剛鐸的號角響起,發生了什麼事?強獸人要進攻了嗎?原來是一名巫師吹的,他就是Lonely Planet上提到的本地怪人,已經半退休,主要在夏天下午一點偶爾才出現,今天他講的主題是關於男人與女人,反駁為何男人最近被女人欺負的很慘,發表長篇大論,講的是口沫橫飛。其他還有人在跳毛利舞蹈,熱鬧的廣場上常常都有一些街頭藝人表演,只要在那邊走走都可以看到。

位於雅芳河畔的議會建築於西元1858年啟用,是紐西蘭同類建築中目前唯一尚存至今,這天來到時,裡頭有一對韓國新人在這裡拍婚紗照,可見其古典的裝潢是多麼吸引人,同時裡面有很多辦公室仍在使用中,好奇的從旋轉的小樓梯上去,就可以到一個採光絕佳,放滿建築設計草稿的小閣樓。出了門外就到綠草如茵的小庭院。


Robert Falcon Scott,這位從紐西蘭出發的南極探險家雕像上停了隻鳥,意外地融入設計中。走在路上還遇見庫克船長,連忙幫他拍張照。基督城的植物園就位在市中心旁,內部有一望無際的草原,佔地遼闊,是市民假日休閒的好去處。我接著到一座位於基督城西北方的小花園Mona Vale,之所以會來完全是因為一部我喜歡的歌劇『A Midsummer Night's Dream』。花園是迷人的伊莉莎白時代風格田園設計,在橋下的河流看見三隻翹起來的鴨屁股,原來鴨子們是潛水到下面捕食,樣子很滑稽。園內也不小,光河邊土地就占了5.5公頃

這時,咦?看到精靈了!看到旁邊的表演場地才恍然大悟,這裡面圍起來的就是『仲夏夜之夢』露天表演場地,需購票才能進入,加上時間不夠,便打消主意。還有一位打扮成小精靈的弟弟充當收票員。雖然站在線外一樣可以看到這部戶外表演歌劇,只是距離比較遠,不過我沒停留太久就繼續前進。然後旁邊是一個池內茂盛密不可分的蓮花池,母鴨媽媽一聲令下,小鴨們立刻乖乖前進,難得可以這麼靠近,近到一伸手就可以碰到,不自覺地就幫牠們多拍幾張寫真。走著走著,不知不覺太陽就下山了。從花園走回遙遠的市區會再次經過廣闊的植物園,在那裡的草原上欣賞動人的金色晚霞。到了市區,有台基督城普遍的電車外頭掛著閃爍的霓虹燈,上面已經改建成餐廳,可以邊坐電車遊覽市區邊享用晚餐,也頗浪漫。


基督城的美術館周遭則是一區有濃濃文化氣息的藝術場所,來逛的這天正好有假日市集,在那買了對送給母親的紐西蘭玉製耳環,突然看見有一群人圍起來,原來是一位體積龐大的街頭藝人表演,他不只很會搞笑,還會賣弄風騷,不時就玩「抓抓我的肥奶頭」(兒童不宜),逗得觀眾哈哈大笑。這還不夠,厲害的話,吞劍一定要來一下,看看旁邊觀眾的反應,個個目瞪口呆,而且不知是不是肚子餓了,還吞兩次,坐在嬰兒車裡的小觀眾也連忙鼓掌叫好,最後壓軸則是「肥豬碎玻璃」,躺在鋪滿的碎玻璃上,接著讓一位成年男子站在肚子上,結果當然是毫髮無傷。因為他實在太好笑了,所以我將身上的零錢都貢獻給他,市集裡同時還有不少吸引路人駐足的街頭藝人。藝術中心對面有一些特別的塑像,像是「會說話的椅子」,一坐下去就會講話。在博物館前面還有一個示範展出,說明普遍擁有庭院的紐西蘭人是多麼會割草,一割就割到上天去了。再過去就是已經有百年歷史,當地著名的男子中學校園。


雖然後來美麗的基督城大教堂已於2011年二月不幸在地震中倒塌,但我相信它帶給人們的印象會長存心中,永不抹滅。

2012年8月21日 星期二

Ch.11 紐西蘭N.Z.-南北島大旅行(上)


櫻桃季結束,離開Cromwell後就是我的南北島旅行開始,預計從南島以一個月遊上北島到奇異果之都Te Puke做奇異果包裝工作。很多背包客都會買車代步,雖然有車有到哪裡都很自由,不過我在出國前就沒打算在紐澳開車,所以也沒去考駕照。主要是因為開車雖然方便,而且紐澳郊外車子少,開起來相對容易,但同時也有風險,例如新聞不時就會傳出有背包客在國外翻車事故的消息,出門在外最怕的就是碰到意外,這也是我極力避免的。除此之外,兩地交通規則大不相同,紐澳是右駕國家,與台灣左駕相反,很容易搞錯行車方向,像有次我搭朋友的車,朋友在轉彎時切入在台灣是對的右邊車道;但在當地是錯的,幸好當時對向沒有來車,不然可能就此撞車;還有一次不小心開上安全島,把指示牌都撞倒了,也是因為不熟悉當地路口設計所致。再者,背包客買車雖然很便宜,但保養、加油都得再花上一筆錢。另外交易糾紛也經常發生,因為那些二手車幾乎都是上了年紀的老爺車,所以車子本身有可能存在各種問題,在幾乎只能信任車主說詞的情況下,要以便宜的價格買到一部好的代步車,似乎只能靠運氣。像最慘的例子是我朋友買了一台看起來狀況還不錯的車,結果後來修了好幾次,不但那陣子沒法開,修車的錢竟然還比當初買車的錢貴上許多,實在是得不償失。

所以基於以上考量,我決定不開車,而且在紐澳旅遊天堂,巴士相當普遍,幾乎沒有到不了的地方。還因此發現一個好物:Nakedpassport,是由Naked bus在網路上推出的一種優惠套票,我買了二十趟旅程(兩點之間算一旅程),原本預估這趟至少要花上紐幣六百多元的車費,最後只要三百七十元紐幣,足足省了將近一半的費用!但在規劃路線時才發現,縱使兩地公路有通,但並不代表有巴士營運。例如我原本打算是走交叉式路線,先下Invercargill到南島最底端後,再一路逆時鐘往上到DunedinOamoruMt CookTekapoChristchurch…,但偏偏巴士不是這麼走,就連全國都通的Intercity bus也是,只好改變路線,先從Cromwell北上到TekapoMt Cook,再折返往南到Invercargill,然後走東岸北上到Christchurch。這樣的路線中間那段是浪費時間,但迫於巴士路線沒辦法。所以說開車、搭車各有利弊,端看個人如何取捨,我覺得安全比方便重要,而且也不是到不了,只是得花多點時間罷了。


第一站又回到Lake Tekapo,之前都只是走馬看花地短短逗留幾十分鐘,這次我要好好地在這悠閒度過。一大早萬里無雲,在湖邊就意外地瞧見在牛奶藍湖裡暢游的雁子們,牠們上岸後到處搜括食物飽餐一頓,模樣煞是可愛。好牧羊人教堂依舊得天獨厚的坐擁這美麗的風光水色,走累了也可以一個人靜靜的坐在湖邊沉思。許多人不知道原來Lake Tekapo除了賞景外,也有發電的功能,路旁展示的發電機大渦輪,足足有一個人高。肚子餓了就到湖畔一家在台灣背包客間小有名氣的Kohan日本料理餐廳,享用好吃的鮭魚丼,邊欣賞大玻璃窗外的Tekapo湖景。傍晚時刻,天空漆上了粉紫的色彩,Lake Tekapo呈現出不同的美。回到小山丘上的背包客棧,紐西蘭的自來水是可以生飲的,而Lake Tekapo當地的水質特優,衝著這點,我的水瓶裝得滿滿的。

此趟重返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觀賞著名的星空夜景。之前還因此每天查看氣象預報,就是為了要挑個好日子來。由於Lake Tekapo絕佳的地裡環境,成為全紐西蘭最有名的觀星點,一旁的山上還設有觀星臺,在這可以付費參加當地的賞星行程,會有專業的解說員詳細解釋南半球星空的各個星座。鎮上人家也特別選用特殊燈泡,以配合降低亮度,減少光害。

到了晚上,出門還是很冷,抬頭一看,繁星點點,美麗的銀河依舊璀燦,大地萬物都已沉睡。只是不知道當晚是不是月明星稀的緣故,或是鎮上的幾排燈光。天上的星星並沒有想像中的多,比起先前在Ohakune看到的那一回稍稍遜色。就寢時,因為我的床位正好靠窗,躺著在滿天星星中入睡,幸福極了。


Tekapo之後下一站就是附近的庫克山,原本庫克山原本並不在我行程內,遠遠看就夠了,但聽說到過的人都推薦,所以就來瞧一瞧。從Lake TekapoMt Cook搭著上有高級座椅和司機講解景點的巴士,沿著同樣是牛奶藍的Lake Pukaki一會兒就到達庫克山地區。這裡大部分房子都集中在山谷裡,包括我的下榻點-五星級YHA,但也沒想像中高級,應該就勝在木造的房間比較漂亮吧。在YHA放好背包後,下午就選擇走這裡最漂亮的路線:Hooker Valley Walk,可以靠近看庫克山跟冰河,來回含休息和拍照時間,充裕的話需要五至六小時,但是才剛一出門,因為YHA給的地圖上東西南北也沒標示,周圍又沒有路標,所以還小迷路了一下。接著好不容易走到入山前的遊客資訊中心,進去有大片玻璃可以遙望庫克山,樓下是小型博物館,有兩個新舊登山裝備對照的模特兒,真是難以想像以前西方人是穿西裝打領帶來登山;還有一位Freda du Faur,是1910年來自澳洲,首位征服紐西蘭第一高峰庫克山的女性,相當不簡單。另外在遊客中心內有一本外表普通的小冊子,裡面紀錄往年來自各國,在庫克山地區意外喪生的人們,數量達兩百多位,堪稱死亡筆記本,令人不勝唏噓。

Mount Cook,又名Aoraki(毛利語),庫克山高度有3,754公尺,是紐澳地區第一高峰。底下是塔斯曼冰河,紐西蘭最大冰河,長共29公里,最寬處有4公里,最深可達600公尺,滔滔不絕的急流正是因為來自上游不斷融化的冰雪,顏色也因而呈現灰色,所以摸起來是冰的,河裡還有以非常緩慢的速度在融化的塊冰。Hooker Valley沒什麼很陡或高難度的路段,到了盡頭,可以清楚看到庫克山下塔斯曼冰河的邊緣斷層。我在這停留了半小時多欣賞大自然的妙手巧工,也順便嘗試等山頂的白雲散去,但奇怪的是,庫克山頂好像裝了磁鐵一樣,總是會有一朵雲停留,看起來就好像戴頂白帽一樣。夜裡因為庫克山沒有什麼光害,我反而覺得這裡的星空比Lake Tekapo的更清楚,滿天星斗偶有流星閃過。


第二天我改走Kea Point Walk,相當簡單好走,需兩至三小時來回。今天的庫克山不像昨天戴白帽,山上萬里無雲,非常清楚,而且我發現這裡天氣通常是早上無雲;下午多雲。到了Kea Point,請位在場的澳洲老太太幫忙拍照,聊天後才知道她女兒是專業攝影師,她這次來特別拍下庫克山周遭的風景,回去要讓她女兒接起來成為庫克山360度全景,實在很酷。庫克山地區還有一座紀念中心,裡頭紀念的是Sir Edmund Hillary,他不只爬過庫克山,還是在西元1953年,全世界第一個征服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人類,想當然而成為了紐西蘭的國家英雄,幣5元紙鈔上的人頭就是Edmund Hillary。不過他已於2008年辭世,中心還收藏了包含他在1958年抵達南極點的紀錄。美麗的庫克山讓我不虛此行,離開庫克山那天,天氣好得不得了,巴士沿著湖岸經過外號藍色牛奶湖的Lake Pukaki,夢幻的乳藍色湖水,漂亮程度和隔壁的Lake Tekapo不相上下,連忙從車窗內按下快門留住這一刻。

巴士從庫克山南下後,經過Wanaka,再次抵達皇后鎮,因為沒有從庫克山直達Invercargill的巴士,所以必須在這待兩晚。我住的背包客棧在山坡上,後院有木椅可以坐在那欣賞整個皇后鎮的風景。逛街時,處處可見有人悠閒地躺在草地上,一旁的廣場還有蘇格蘭風笛表演,嘹亮的樂聲中帶著濃濃的民族色彩,博得眾人的掌聲,後來現場還有位婦人在演奏完後上前自告奮勇吹奏一曲,絲毫不遜色,應該也是來自蘇格蘭。我將我身上的零錢捐給一位賣力玩火的女孩,想必也是在辛苦的賺旅費。


皇后鎮的動人傍晚時刻,夕陽餘暉染紅了整片天空,雖然只有一晚,但皇后鎮暮色留給我的印象還是那樣深刻。隔晚搬到湖邊的YHA,竟然跟之前一起在TaurangaCromwell工作的同事及好心讓我們借住基督城一晚的日本朋友住同一家,真是有緣!而且甚至就住在隔壁,我當時經過房門,突然聽到耳熟的聲音,果然是她們,再次印證紐西蘭是個神奇的地方,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一天有二十四小時,偏偏就是會在這裡的這一分跟這一秒碰到,尤其紐西蘭還有那麼多城鎮。我在紐西蘭旅行的話幾乎每個月至少發生一次,到哪裡會遇到認識的人;但在台灣,明明地狹人稠,但要發生這種在他地巧遇熟人,機率大概一年才一次吧,實在不知道如何解釋,傑克!這真是太神奇了!隔天起了個大早就要到鎮上搭車前往南方大城Invercargill,清晨的Queenstown則是幽靜的美,最後跟掛著棉花糖雲的Lake Wakatipu說再見。

Invercargill,紐西蘭最南,同時也是全球最南端的城市,是一個經常被遊客遺忘的地方,因為這裡似乎沒有太明顯的特色,幾乎來到這裡的人,都是要往史都華島,當作出發前的休息補充站。今天的天空很藍,由於當地好像沒有真正出名的景點,所以就照著i site地圖上標的古老建築走一回,來趟古蹟巡禮,例如:建於西元1889年的水塔,水塔下是棵被強勁海風吹到長歪了的樹、義大利羅馬式設計教堂1935年落成、1906年建的華麗戲院。當地的南方博物館展出活生生的Tuatara大蜥蜴,是紐西蘭特有種,其祖先可以追溯到2億年前,館中有隻叫Henry,是這兒的明星,重達1.2公斤,可能是世界上最重的。另外參觀博物館展覽才知道原來海豹還有分兩種:有前腳跟無前腳,可別傻傻分不清楚。紐西蘭的Sea LionFur Seal均屬於有前腳;信天翁雙翼展開時最長可達三、四公尺,比一個人還要高!難怪可以輕鬆的在海上過生活;還有展示數把古代的鑰匙,每支上面都有不同的花樣設計;以及用動物頭骨製成的首飾品,就在逛博物館的時候,又遇到之前在Cromwell果園工作的三個同事,紐西蘭真是個奇妙的地方,原來他們是一起在工作結束後共乘旅遊來這裡玩。

Invercargill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路很大條,應該是我看過所有紐西蘭城市中,市區道路最寬的!整個感覺就很幅員遼闊。路大條,加上或許是受這部在Invercargill當地拍攝電影『The World's Fastest Indian』影響,所以在路上呼嘯而過的飆車族也多。就在逛街時,發現一台剛停靠的骨董車,下車的是位穿著打扮像四零年代的女主人,車子的久遠年代與特殊造型吸引一些路人圍觀。喝的話可以到在Invercargill一定要去的世界最南端Starbucks,小小的店面,外表一點都不起眼,裡面還豎了根小路牌指向世界各地。吃的方面,在這有地獄比薩,在紐西蘭各地都有分店,店內地獄式的裝潢,還有主角的惡魔撒旦,其實沒有很恐怖,不然可能會嚇跑客人,只能說真的很大膽又很有創意。他們的比薩口味是以聖經中的「七原罪」:傲慢、憤怒、嫉妒、怠惰、淫慾、貪婪、暴食來命名的,我點的是聽說最受歡迎的LUST口味。

天氣好的時候,就連路邊的野花看起來都那麼漂亮,我在Invercargill的棲身之地,住在一間古老別墅改建的背包客棧,Lonely Planet也稱這裡是一個極棒的選擇,正如書中形容的有舒服、色彩豐富的房間,而且在訪客簽到簿還碰巧發現之前一起工作的一對情侶也才早我幾天來住過這裡。


來到Invercargill期間,正好是今年的街頭藝人表演節慶,有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各國的表演藝人會來每天在不同的地點表演,除了博君一笑以外,因為這是他們的正職工作,所以也需要靠觀眾捐獻的鈔票零錢謀生。他們個個都是藝高人膽大,表演之餘還不忘搞笑一下。有位神力女超人使出一招「雙乳斷筷」,應該沒有男人看了後敢投懷送抱,接著是「空手撕書」。然後輕而易舉地就將現場一位身高180的可憐觀眾,當作山豬一樣抬回家。然後則是同時把兩位成年男性舉起來,我猜她的副業應該就是舉重選手。下一對表演隊伍則會翹著屁股轉呼拉圈,你會嗎?最後一位有點危險,要用鞭子打斷德國女觀眾手上的小筷子,而且還不只一次,越打越短,所幸都成功。然後騎著200公尺高的獨輪車,在上面同時拋接三根火棒,平衡感一定要很好。雖然沒有看完全部的藝人表演,不過他們的表演都很專業,也很好笑。在表演快結束前致詞時,有位藝人先感謝各位觀眾的捧場,並說明這就是他們的職業,會希望大家有多少投多少,這樣他們才可以謀生,並繼續把歡笑帶給大家,我覺得這樣很不錯,畢竟不管什麼樣的工作,大家都是出來討生活的,而且他們可以邊賺錢邊做自己喜歡的事,散播歡樂給每個在場的觀眾,很有意義。


另外最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天使」,她就站在公園裡的台上,每當有人在天使台前的小盒子放入零錢,天使就會從祈禱中的姿勢甦醒過來,招了招手,除了會給小baby額頭點滴聖水以示祝福外;大人就會得到從另一個跟前的透明小盒子拿出的籤詩。好奇的我也如法泡製地上前去投下硬幣。這時,醒過來的天使並沒有彎下腰開盒子,而是手伸進去胸前,原來,天使的胸前還夾了一張籤詩(好害羞),她就這麼把剛從胸前取出,把還溫溫熱熱的籤詩遞到我手裡,我也很虔誠的兩手恭敬地接過來,而籤詩上是這麼寫的:「ANGELS ARE SPEAKING TO ALL OF US, SOME OF US ARE ONLY LISTENING BETTER.」。但是就在我轉身離開的時候,突然有一群騎腳踏車的當地小孩過來,其中有一個還拿著樹枝,故意往天使的平台大聲敲一下,這舉動當然嚇到原本是很安詳寧靜的天使,而那群死小孩就在不遠處嘲笑,天使只能惡狠狠的瞪著他們,經過許多路人卻也沒人對此做出任何反應,而在一旁的我,老實說,像這種可惡年輕人的惡作劇,我有時也會碰到,懷疑是種族歧視,但是人在屋簷下的我們好像什麼都不能做,毫無反擊之力。我這次面對一群毛都還沒長齊的死小孩還是這麼懦弱,就在心想有沒有辦法可以趕走那群小孩,打算鼓起勇氣往回走的時候,回到現場,不知是因為時間到了,還是因為那群調皮搗蛋小孩的影響,天使已經走下台要回去了,希望自己下次別再這麼懦弱。

Invercargill的皇后公園裡面很大,逛起來也很舒服,因為公園有夏日節活動,幾乎都是全家大小來參加,雖然紐西蘭的各個城鎮幾乎都會有座公園或植物園,但Invercargill的是我見過其中最花團錦簇的玫瑰花園,一進到萬紫千紅的花叢裡,百花爭豔,美得讓我在場不停的按下快門,這裡有不下數百種花,個個都是花枝招展,奼紫嫣紅。也有路人被嬌豔欲滴的玫瑰吸引而來,漫步其中賞花,光在這裡就耗了我兩個多小時,拍了數百張照片,因為看到這麼多爭奇鬥豔的花朵實在太興奮了!晚上我就在草地上跟大家一起欣賞露天電影動畫『外奇蹟(Up)(原來那瀑布是真有此地),是在紐西蘭很新鮮的體驗,內容既感人又好笑。


最後來到Invercargill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到鄰近Bluff小鎮的Stirling Point singpost路牌來拍張紀念照。很多人誤會以為這裡就是南島最南端,實際上不是,紐西蘭南島最南角是在Slope Point。但那根路牌的曝光度明顯大過實際最南端。出發前,我聽i site說從InvercargillBluff只要20分鐘,所以原本打算用走的就行。結果就這麼一直走一直走,發現都已經超過20分鐘了,怎麼還是到不了?甚至還沒走出Invercargill郊區。問了附近一位正在找狗的主人,才知道原來我被i site唬了,所謂的20分是指「開車」20分鐘,霎時晴天霹靂!如果開車都要20分鐘,那走路不知道還要走多久?!我就一直走到Invercargill郊區的盡頭,心想這不是辦法,打給鎮上的計程車,結果竟然索價60紐幣,我的天呀,我只是去拍個照就折返,遠遠超過我的預算就不列入考慮。

進退兩難時,不斷試著舉起我的大拇指,因為在這條唯一的路,經過的應該都是要從InvercargillBluff的車子,但都沒人停下來。我只得開始放棄往回走,照樣每看到車就舉起左手,還是沒一台車停下來,有的只是用手勢跟我打個招呼、有的是彎進附近巷子要回家、還有一車年輕人呼嘯而過跟我比酷,就這麼想說不知還要多久才能走回市區,盤算明天趕在巴士離開前還有什麼辦法可以到Bluff之際,快到市區時,有台黑色轎車終於停下來了!車上是位毛利女士,她以為我是要回郊區,在得知我要去哪裡後,說好紐幣15元來回(後來只收10紐幣),其實這對我來說已經很划算了,租腳踏車一天也要10紐幣,而且還不知道騎不騎得到,現在有人開車,省下不知多少時間,所以我立刻跳上車。一路上我們聊了不少,從她是個還在找工作的媽媽,聊到她最喜歡的紐西蘭城市是Nelson…。就在20分鐘後,終於順利找到Bluff這根牌子,真的很謝謝她!如果沒有她,我可能就沒有辦法完成我這趟旅程,要在紐西蘭留下遺憾了。她還接著好心主動推薦載我到山頂的暸望台拍照,從這往回看整個紐西蘭南島底端,視野非常好,周圍風景一覽無遺!Bluff這個小鎮由於地處南端,也是個小型港口,是必經之路往史都華島,這個紐西蘭南方小島,聽說上面可以看到野生奇異鳥,但根據去過的人的評價都不覺得怎樣,而且船票很貴!覺得不太值得,就完全沒有將其排入行程的打算。


下個旅程就是鄰近的Catlins海岸,正好就在往Dunedin的路上,我選搭一家巴士行程,提供從InvercargillDunedin中間,到Catlins沿途各點去參觀又含解說,用YHA卡可打九折,正好符合我既可以移動又能觀光的需求。我們走的路線是南方景觀路線,一路看到許多牧場草原裡的乾草堆包裝,但其實整體我覺得風景普普。

我們首先來到一處沙灘,上面躺著海底來的巨大海帶,旁邊就是1884年建的南島最南端燈塔,因為前方這片海域,在燈塔還沒設立三年前發生了紐西蘭第二嚴重海難,船隻撞上了暗礁,151名乘客中只有20人生還。再來則是稀少的Hectors海豚棲息地,也就是海豚灣,可惜沒看到「戀人」。之後連幾個Catlins當地的著名景點都沒去,這家公司實在很令人失望。幸好終於還是有到今天的重頭戲,也是我想來Catlins的最主要原因,不然我大可以撘便宜巴士直達Dunedin,這裡就是Curio灣,擁有一大片億萬年前的遺產,來這就是想親手體驗一下觸摸化石的感覺,可以光明正大地踏在上面,感覺站在化石群裡的滋味,不用像在博物館一樣,「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焉」。那裡的樹幹化石可以追溯到一億六千萬年前的侏儸紀時代,很難想像當時這裡是叢林茂盛的樣子。另外同時也可以看到幾隻害羞的黃眼企鵝,不過還是要保持距離避免嚇到牠們。

離開海岸後來到一個瀑布,需走40分鐘來回,步道上有許多特殊的植物:茶樹ManukaHakekePateRimu。接著我們到一處懸崖,遠眺一望無際的南太平洋,這兒地勢跟海平面落差很大,燈塔就建在海角上,底下怪石嶙峋,驚濤拍岸,遠方的岩石上有許多白點,原來是海鳥棲息地。最後則是來到黃眼企鵝觀察點,黃眼企鵝是紐西蘭南島特有種,世上瀕臨絕種的企鵝之一。每天白天出海捕魚後,天黑前黃眼企鵝就會零零星星上岸回家,當天能看得到多少隻不一定,完全憑運氣。我們在小屋內耐心觀察企鵝上岸的樣子。一開始是個小黑點,順著海浪沖上岸的企鵝,遠處看起來就像隻鴨子,然後牠慢慢地站起來,開始大搖大擺地走路,途中還不時會停下來整理羽毛,模樣很可愛,離開前路旁有隻海象正慵懶的躺在沙灘上做日光浴。就在此時覺得手臂有點癢癢的,原來是隻惡名昭彰的沙蠅,困在我濃密的手毛裡遭到活逮,被我玩得四腳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