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30日 星期五

[KR] 台韓系列報導 The Overwhelming Korean Wave (Hallyu)

韓流啟示錄/台灣該上的三堂課

韓流啟示錄/雙D要逆轉勝 得靠跨國聯盟

韓流啟示錄/南韓政府高效率 值得借鏡



Several years later, after Korea's GDP outnumbered Taiwan's, this series of related reports are just being made in March, 2012. How could such blind Taiwan ever gain its rally?


Through these articles, those embarrassing facts have indicated that Taiwan has lost to its rival-Korea with substantial loss in a wide range of industries. However, most Taiwanese still are reluctant to face this setback, but blaming the innocent Korean public for some of their inappropriate opinions regarding traditional culture origins and occasional disgrace in sport field, which are usually brought by Taiwanese media. Oddly enough, the majority of Korean doesn't think as what Taiwanese media had delivered. Those distorted information sent by Taiwanese media not only causes the biases on Korea, but also distract Taiwanese government and films from the attention on rapid Korean development in the first place. With the existence of low-quality media, Taiwan can hardly recognize the true circumstance.


On the other hand, personally, I deem it would be the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istic on Taiwanese people that contributes to this result. Unlike the united Korea, Taiwan's power has been divided into many parts, weakening the whole growth. Maybe just as the book-"Ugly Chinese" depicted, Chinese is a self-concerned race. Taiwanese unfortunately inherited this feature with little doubt as most of our ancestors were from the south-east of China. Sadly to say that judging by the factors, such as unknown policy of government and unclear tactics of Taiwanese companies, the future of Taiwanese industries is gloomy. Nevertheless, as one of interviewees mentioned that the strategy of uniting Japan is promising in a way.


Overall, although some Taiwanese companies have already embarked the cooperation with Japanese enterprises. But Korea has literally possessed the favorable criteria doing business with a large number of countries, not to mention the given fact that Taiwan is solely having difficulties with China in politics, while Korea is now one of China's big partners.


※延伸閱讀》
.韓崛起 台突圍系列報導之一/韓經濟飛天 台背水一戰

.韓崛起 台突圍系列報導之二/整併賺大錢vs.分散虧大錢

.韓崛起 台突圍系列報導之三/韓國企業「匯」避險 台廠躲央行傘下

.韓崛起 台突圍系列報導之四/雙D激戰 國產車尬法拉利

.韓崛起 台突圍系列報導之五/三星「鷹式攻擊」 掐台廠咽喉

.韓崛起 台突圍系列報導之六/貿易「韓」風吹 台陷溫水煮青蛙

.韓崛起 台突圍系列報導之七/生技大車拚 靠研發禦「韓」

2012年3月26日 星期一

[KR] 韓國首爾地鐵兩三事 서울메트로

前陣子看到台北一片針對台北捷運擴線,路線圖變複雜而抱怨連連的新聞覺得很不可思議,一個城市要發展本來地鐵就會隨之往外擴張增加,世界上許多大城市都是如此,這就代表了台北仍有發展潛力,但竟還有這麼多人不滿意?難道他們覺得現在的台北捷運這樣就夠了?!況且要說再怎麼複雜,那也只是說明了那些人大概沒去過東京、倫敦見識過什麼叫真正"複雜"的地鐵,總之,我想大概是一般人性:"拒絕改變"的原因吧。




韓國首爾的地鐵(서울메트로),其實要說複雜也不算太複雜,程度大概就跟雪梨和墨爾本差不多
吧,熟了就沒太大問題,根據我的經驗。




基本上只要知道要去的地方在幾號線都找得到,只是有時要轉車比較不方便罷了。不太合理的
一點是,在首爾搭公車和地鐵是同樣的價錢,之前單趟900W,現在已經漲到1050W。
在其他國家,公車照理來說應該要比地鐵便宜才是,畢竟一台公車跟一整列地鐵車廂消秏的
能源根本不能比啊,而且不用轉車的話地鐵又比公車快,所以這樣講起來搭地鐵是比較划算
,也不用忍受公車阿則西那種猛開車的方式。

基本上我還蠻適應首爾地鐵,只是不知道為什麼,大概八字不合,短短一個月內搭地鐵就出了一堆狀況:

1. 市廳(시청),新村(신촌)傻傻搞不清楚。
主要因為這兩個站的韓文發音太接近了!又在同一條路線上。第一次跟朋友約在新村,結果坐二號線,一聽到車上廣播韓文念시청(中文發音近"西從"),加上很多噪音,沒聽清楚後來的中英廣播就匆匆忙忙下車,等到出了站才發現走錯了!我應該要到신촌(中文發音近"新村")才是,就這樣又重新刷卡入站,白扣出入兩次錢T_T


2. 再一次是走錯入口,因為韓文畢竟不是我的母語,跟它還不是很熟,乍看之下還真一時無法判斷。而且兩邊的韓文招牌不一定會寫出緊接著下一站的站名,而是選幾個他們覺得那個方向路線上比較有名的站,但對我來說我只記得新村下一站是梨大,然後是......,我不會去管到那麼遠又不會下車的站。所以每天早上就只記著固定走右邊的入口進站,結果那天不曉得怎麼了,一時之間竟腦神經錯亂走了左邊刷卡,進去之後才發現不對呀!但要到反方向搭車,唯一方法就只能重新刷卡出去,然後再到另一邊刷卡進去!浪費錢真的狠嘔!連我的韓文老師也曾這樣抱怨過,這種設計的地鐵站真的狠不方便,韓國市區許多老式地鐵站都是這樣,只能怪20年前的設計師還沒想到這麼多>"< 幸好韓國一些郊區以外新建的地鐵站都是採用左右兩方向共用同一月台;或是兩邊入口沒差,刷卡進去後才月台分邊,所以走錯月台的話隨時都可以走上樓梯到另一邊。


話說今天從江南坐回新村,在乙支路三街要換車,結果換車接到二號線的月台竟然只有往東;往西到新村的月台竟是在玻璃牆的另一邊,更!這什麼鳥設計,幸好正當我走上出口,那裡有位看起來像保安的阿則西,看到我一臉無助的樣子就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幫我開了免費的殘障門,不然莫名其妙又要白浪費錢只為進出站,真的是很爛的設計!


而且韓國這些老地鐵站還有空間狹小,樓梯過多又特別陡的缺點,對於老人小孩或是殘障人士都很不方便,隨著時代演進,設計觀念真的有差。




另外一次經驗就跟地鐵站本身比較無關,而是真的體驗到什麼是《人若衰,種匏仔生菜瓜》。那天心血來潮,想說改搭巴士回家,因為地鐵雖然很簡單又方便,但轉車中間就要走上一段路;坐巴士雖然不太舒服但至少是直達。結果也不知道是眼睛瞎了還是記錯號碼,總之當巴士開上大橋時,我就知道不對勁了,我沒有要過江啊!就算坐巴士一向不是我的偏好;也不是我擅長的,但至少我還知道從鐘路到新村不用過漢江。問了其他乘客,果然坐錯了,趕緊挑了地鐵站前跳下車。那天真的不知道是哪裡不對勁,匆匆忙忙跑下樓梯,然後感覺就好像有人從後面用無形的手推我一樣,一整個不小心踩空,就這麼失足滾下樓梯,媽的,真的是全身用滾的!幸好旁邊只有兩個韓國人看到,一個阿則西還問我有沒有怎樣,嘴巴上說沒有,但其實腳痛得要命,手指還流血,事後一個禮拜才癒合。


就這麼半跛地走入地鐵站後,事情還沒完,以前依稀有聽說過首爾地鐵是由不同家公司所經營的,結果我挑了最近的路線想要趕快回家,正是需要轉乘另一家公司的列車(往機場),然後又這樣多扣了幾百韓幣。於是這一天,一開始坐錯車浪費車資、受傷掛彩、多扣轉車費。實在不知道要說什麼了....




再來就是今天,打算坐到很遠的江南某站去見朋友,事前準備妥當後就出發,到了車站才發現,媽的,我手機竟然快沒電了,神奇的是,我在家其實就有發現,當時卻一下沒想太多又忘了先換電池預備。結果現在電池一直閃,為了怕等下不能打給朋友就先關機,想說只打一通電話說我到了的話應該還可以應付,沒想到,事情往往不是憨人想的那麼簡單。


一開始又坐錯方向,過了一站後就發現自己神經病,這麼簡單怎麼會坐錯,趕緊下車換方向,幸好是共用月台,就在對面。上了對的車後,想說至少要先傳個簡訊報備說手機快沒電了,可是,這時不管怎麼按都開不了機,剛剛不是還在閃,應該至少還有一點電啊!但電子產品就是電子產品,它才不會管你是死是活,這下事情大條了,朋友手機號碼就在裡面,平常又沒有記,加上我拿的是插sim卡的傳統手機,就我所知,現在一堆人拿的都是smart phone,韓國手機一般沒有sim卡的插槽,而是用燒錄號碼的方式,所以跟韓國人借手機似乎也無濟於事,要跟陌生人開口這件事也很奇怪,怪叔叔一個,唉。


所以當下我只有兩種選擇,一是折返坐回去只為了拿該死的手機電池;二就是硬著頭皮跟韓國人求助。前者路途遙遠實在太浪費時間,等於要白花一個小時來回,又要失信於朋友,我都不知道回去後還想不想再出來。因此唯一方法似乎就只有問看看了,第一個...沒有;等到第二次,兩位學生,他們似乎還在學講中文,雖然不知道要怎麼幫我解,但提供了我一項重要的訊息:"可以到便利站充電,一次500W",幸好我韓文還懂這個。於是心裡一塊大石頭終於落下。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出站後,看到Familymart趕緊衝進去,果然可以充電,一次1000W,那位小姐說一般大概充40分鐘,這個時候1000W為了充電不付也不行了,結果當她知道我只需要充到可以打一通電話就可以的時候,還有點小訝異,不過還是拿給我,而且沒有跟我收一毛錢,道謝完後走出去,結果充得不夠,打電話跟朋友解釋完沒接電話原因,還沒講哪個出口等就又他媽的沒電了,只好硬著頭皮走回去再跟她充一次電,等充電的時候還跟她小聊一下:嗯,這家工作比其他家便利店好,一次工作九小時,下午4點到晚上12點...然後我聰明的朋友就出現了,真的很感激她兩次都不收我錢,還有幫助我的人。不知道台灣的便利商店有沒有手機充電這種便利服務。只能說這次的冒險為我平淡的生活添加了無比的刺激>"<

2012年3月22日 星期四

台灣草莓冰 (抱怨文)


進出營區要掃描 女兵「很不舒服」

今天一看到這新聞火整個就上來,這些女兵也不想想他們有國家養是多麼幸福的事?當女兵這麼輕鬆,重物照樣還是男兵來搬、體測標準等都相對男兵來得低,平常能做的頂多就是幫忙輕鬆的工作:除除草、站站崗,"大部分的"女兵在軍中根本就幾乎只是多張嘴、多雙筷子,我很懷疑戰爭一發生時,這些女兵殺得了人嗎?還是只會花容失色地大叫救命?

胸罩鋼圈掃到會逼逼叫 、金屬探測器只能測金屬那就不要檢查,營區大門敞開了嗎?穿運動內衣、女兵掃女兵...有那麼多解決方法有什麼好抱怨的?入境美國都還要脫鞋子過海關哩,看看這些人以後會不會因為嫌麻煩就不去美國旅遊。

嫌金屬探測器只是好看的風涼話竟然還是出自自己人口中。以前在左營海軍基地進出營區衛兵照樣會打開包包檢查違禁品,這新聞既然來自台東,或許是那邊的陸軍過太爽了,包包都不用打開檢查才能輕鬆過關。


再幾天前的這則新聞,當時看到就很反感,穿象徵榮譽的軍服是多麼丟臉的事嗎?而且還是來自職業軍校生的觀感,實在太扯了,竟然還要寫個"萬言書",事情有這麼嚴重嗎?在韓國,時時都可以見到軍人穿軍服在街上,可能是收放假,人家一樣好好的,也不見有人抗議反彈。個人也覺得很帥氣。

說到這,忍不住懷疑,也許這些軍校生放假就在外面做些見不得人的事才怕人家認出是軍人。

我他媽的繳稅竟然是養這些沒用的草莓兵


賀軍翔、鄭元暢、阮經天、明道,這些只大我一兩歲的人,沒有一個我有好感的,個個共同性都是膽小怕事的懦夫。沒人喜歡當兵,我也不喜歡,但正當全國正常男人都要當的時候,這些身為公眾人物的明星竟然還公然找各種理由來逃避,其中又以沒責任感的明道最誇張,可以一逃就逃10年以上,一看到此人就噁心!


阮經天同樣是個沒用的傢伙,全身精實肌肉的他結果測出來是他媽的替代役,事後還上網抱怨別人懷疑他替代役的正當性,說什麼替代役是李遠哲建議的,多好多好......一堆冠冕堂皇的廢話,大家都心知肚明替代役是他媽的在幹嘛,說這麼多。如果他不想被人說話,怎麼不乾脆自願去海陸?!擺明就是得了便宜還賣乖!虧我之前在"敗犬女王"時對他那種責任心重的印象很好,結果原來戲裡戲外是兩回事。


再看看韓國,完全是相反的風氣。個個都以服兵役為榮。


玄彬不僅帥,而且有勇氣自願進入"海兵隊"(海軍陸戰隊)服役,光這點就讓我對他激賞不已。姑且不論這是不是在宣傳作秀,但人家不用靠這個就已經是最紅的一線男星,事實上他已經進入海軍陸戰隊當兩年兵,台灣一堆男藝人恐怕都要找個洞鑽進去了。


民國102年以後,台灣男人就不用當兵了。不可諱言的是,當兵一直以來是台灣男人的噩夢,人人避之唯恐不及,但說實在的,當兵並不是完全沒有收穫,雖然不是那種很明顯實際的。我也同樣討厭當兵,在軍隊裡見到很多黑暗的一面,但出社會後難道就真的不黑暗了嗎?當兵時碰到的那些鳥事,反而在以後成為我的墊腳石,至少不會再碰到比這更爛的東西了吧,我是這麼想的。而接下來這個世代的年輕人,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還不用進軍隊操......嗯,我等著看會有多少草莓。

2012年3月16日 星期五

[KR] 韓國結婚大不易!

子女上学结婚处处花钱 韩父母一贫如洗 

當在首爾結個婚至少要準備200,000,000韓圜,約台幣500多萬;連租棟30年老公寓也要花上差不多2億韓圜的時候,結得下去嗎?沒關係,只要有爸媽牌就行。父母為了小孩付出這麼多,又得到了什麼?今天又在地鐵上看到幾個年輕人不讓座,雖然這種情形在韓國這個非常強調敬老的社會是不被允許的,平常也是很少見,但似乎同時有越來越多"反叛"的趨勢。


韓國人讀書的費用是眾所皆知的高,全世界第二,每年大學學費私立就要800萬韓圜,約20萬台幣,四年下來加上生活住宿費,唸個大學台幣百萬跑不掉,還不是唸研究所。


結果父母辛辛苦苦生下小孩,扶養長大供其唸大學後,噩夢還沒結束,畢業後就是結婚買房的開始,照上述算起來,至少也要有台幣一千萬在口袋,更不用提買車。但不管韓國工作薪水再高,一個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哪有可能有這麼多錢?!可想而知的就是要嘛不結婚(人數增加中);要嘛靠父母。難怪韓國女人個個都想找個有錢老公(雖說全世界女人哪個不想);韓國男人個個拼了死命也得賺錢活口,壓力絕非常人可以想像。


韓國的房價實在貴得不像話,這種極度"不正常"的現象,再加上租房時要付給房東的"天價押金"(一般其他國家都是兩個月租金計算,但韓國的押金竟可以是租金的幾十倍!),例如一個普通小套房月租約幾十萬韓圜,折合台幣一萬多,押金卻要事先付上幾百萬至千萬韓圜,20,30萬台幣都有。雖然正常解約後都可以完數拿回,但實在是"神經病"!又例如新聞中提到的,光租個公寓小套房,還要多準備將近2億韓圜,約400多萬台幣的"押金"!


Unfortunately, it is foreseeable that this kind of extremely abnormal phenomenons, one day, may result in serious consequences to Korean people.

Wedding Costs Exceed W200 Million

2012年3月14日 星期三

玩咖尬宅爸 The Change Up

其實這部電影就是以前玩過的類似題材:交換靈魂。


不過有幾點讓它特別不一樣,讓我可以耐著性子兩小時看完,毫無冷場,現在這樣的劇情片不多了:


1. 發生在兩個大男人身上


印象中以前類似題材的電影要嘛是男女互換,不然就是女女互換,很少有兩個大男人互相交換身體的,因為沒奶的話誰要看嘛?但這部片特別選了兩個個性差異很大,卻又是朋友的男人當主角,第一印象就有讓人與眾不同的感覺,而且還可以拍得不難看,這是它成功之處。


只是台灣翻的中文片名個人有點不太滿意,選"玩咖"跟"尬"這種不入流的通俗用字就算了,"尬"在台語裡是有點較勁的意思,比如尬車,但這部片根本又不是在講男主角兩人互相競爭。




2. 低級內容;高級內涵


剛開始看的時候,真的會嚇到,因為許多片段的確夠賤、夠A、夠低級、夠下流。但漸漸就會發現片中除了這些表面上很不堪入目的東西外,它其實也有在傳達一些觀念,它只是用不一樣的方式來形容,例如男主角在介紹何謂"婚姻 Marriage"時,我想大概也就是這樣了吧。也可以說這部片是還蠻適合男人看的一部片;女人要看的話最好有心理準備。


最後,我很認同這部片在後來所要表達的觀點,那就是永遠不要羨慕別人,而往往忘了自己擁有什麼。當這兩位男主角互換身體後,才發現事實並不是自己想像的那麼美好。當我們每每在羨慕或忌妒誰誰誰多有錢的時候,說不定人家可是背後每晚夜夜淚洗或是身患殘疾之類的......總之,好好經營自己的生活才是一切!

2012年3月3日 星期六

[KR] 讀書與競爭力

今天去逛了下Book Libro,一家韓國常見的書店連鎖店,發現韓國書的確如網友說的並不算貴,一般大概都兩三百台幣起跳,其實跟台灣相去不遠。

回家又看到這則關於韓國人看書的新聞:韩国人月购书费2万韩元为历史最低。然後再查了下提到台灣人每月花多少錢買書的報導:一年只花1375元買書 450萬成人不看書,台灣怎來競爭力(雖然這資料是2007遠見,但這5年來可以提升多少,我想台灣人大家心知肚明。)


兩者購書費用比較起來,韓國的20,000/37x12=$6,318 NTD v.s 台灣的$1,375 NTD,韓國整個就是大勝!



교보문고,像Mall一樣大的書店!超多韓國精品文具想下手,可惜摳摳不夠。(這張相照的timing有點不太好XD)



其實在一開始看到這報導時,還以為跟台灣比較起來,韓國人怎麼一年才花500台幣(20,000/37)買書?!好不容易台灣終於有贏過的地方。結果其實是簡體字看不習慣,仔細一看才注意到報導寫的是"月"購書費,而且人家還強調這已經是過去以來"最低"的數字。這樣算起來的話,如果讀書跟競爭力真的有關,台灣根本就完全落後一大截,也印證了現實中台灣被韓國遠遠拋在後面的窘況...


另外這是一則英國人寫關於他對韓國書店文化的觀察,比較偏重在書店的裝潢和氣氛,台灣的文化氛圍在這點上倒是贏過韓國:台灣誠品書店已成文化精品,而韓國呢?


不過書店是漂亮比較重要?還是可以真正提升整體社會讀書風氣,以致於競爭力重要呢?












無意間在鐘路三街發現這間入口小小的書店,一進去它會有標示目前有進多少新書(2000多本),後來在架上發現有些書有點舊才發現這原來是間二手書店,但就算星期二下午非假日、非下班時間,位於地下室還這麼多人的二手書店,真的讓我有點驚訝。

2012年2月22日 星期三

[KR] 首爾國立大學SNU語學堂讀後感

當初九月在選擇語學堂冬季班的時候,首先看的就是上課日期,在幾家有興趣的學校中,就屬首爾國立大學語學堂的上課日期最符合我需求,另外像延世跟高麗大等,對我來說都還要再多等一個月浪費時間,於是就這麼決定了。


一般來說韓國大學語學堂歷史最悠久、最有名的就是延世大學,因為本身就是有名的私立貴族大學,學費最貴的也是它,但最近教學似乎有下降的趨勢(參考他人網誌關於2011冬季班學生抱怨文:http://ppt.cc/arU6http://ppt.cc/boYi)。另外像延世的宿敵:高麗大,做為韓國第三名的大學當然也不錯,語學堂部分的話,跟延世一樣都較重文法;而韓國第四名的西江大學則是在口語訓練方面相當有口碑。其他像慶熙是間不錯的私立大學,語學堂人數聽說全部同時有上百人就讀。另外梨花也有不少人念。成均館在韓國則是間歷史悠久的大學,還得到三星集團的贊助。總之就是看個人喜好囉~




我念的首爾國立大學語學堂,分布在兩個校區:主校區在冠岳山上,稱Gwanak(冠岳)校區;分校區則是在市區大學路上,叫Yongeon(蓮建)校區。其實以前首爾大的校區是在現在的分校這裡,後來才搬到遙遠的冠岳山上,聽有人開玩笑說是韓國政府怕這些精英份子會不時搞抗議搗蛋等才把他們趕到山上。不過冠岳校區的確是相對大多了,只是位置離市區很遠,單趟坐地鐵也要一小時,很不方便。


首爾大語學堂除了上課日期符合我的需求,身為韓國最好的大學外,另一項對我有利的就是它較為便宜的學費:
Regular Program (정규반)
Gwanak campus (관악)
Yeongeon(Daehak-ro) campus
(연건)
Morning class (오전반)
1,500,000 KRW
1,350,000 KRW
Afternoon class (오후반)
1,350,000 KRW
1,215,000 KRW


我當初先報名冠岳校區的一級正規課程後,又收到一封介紹蓮建校區的信,提到在那裡上課可以學費打九折,應該是為了鼓勵學生到蓮建上課。所以想說既然抽不到宿舍(冠岳有;蓮建沒有),又不想住離市區太遙遠,做什麼都很不方便(雖然冠岳附近有得吃也有得住);而蓮建校區門口外面就是惠化地鐵站,非常方便。因此決定改成報蓮建上午班,下午班的話,每天睡到日上三竿肯定會懈怠。




事實上,蓮建辦公室的小姐也比主校區的親切多了,幾乎有問必答,還幫忙介紹我找考試院的網站,讓我對剛開始附近完全不懂的煩惱減掉了一大半。


繳學費的話,學校有提供線上刷卡服務,但是應該是有限定台灣哪幾家銀行才能用,像富邦跟遠東銀行的信用卡就不行,後來才聽說中信好像可以。因為我當時不能刷卡,只好到銀行使用國際轉帳,問到一般從台灣要轉帳到韓國都是先把台幣換成美金後再轉過去,畢竟美金還是國際流通貨幣,而台幣不是。雖然當時戶頭有一筆澳幣,但銀行人員說沒走過從台灣到澳洲再到韓國,理論上可以,但實際上不知道行不行,以及澳洲那邊會抽多少手續費未知...等問題,為了避免風險就算了。事後在國際轉帳時,因為匯率問題有多繳,開始上課後學校給了我張收據,學校扣掉他們實際收到換匯完的韓圜學費後,把多餘的韓圜再退還給我。


開始上課後,我們班的人數還真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少,學生加我共只有七人,分別來自德國、俄羅斯、烏茲別克沙烏地阿拉伯跟中國,有趣的是,全部都是世界上語言最難學的幾個國家。幸好我們還有超過六人,不然課就開不成了。而老師共有三人(女)輪流-禮拜一:江老師、禮拜二、三:申老師、禮拜四、五:藍老師。教得都不錯。




至於教學課程內容方面,我是覺得課本有點舊了,最後一版修訂到2009年,書本內頁也是全黑白的較為無趣。一本總共30課,前面幾課的話很簡單,大概都有我在台灣上過的,所以老師除了教文法外,都會課外補充單字,教我們一些日常生活常用的單字,到後來就會越來越難,也不是說難到聽不懂,而是在上課吸收完後,還沒有機會好好熟悉活用,隔天就要教下一課,累積下來的量會形成有點壓力,簡單來說就是不夠熟。因此即使是一級,最好還是在台灣有先學過點基礎後再來唸會比較適合,如果是毫無基礎從零開始的話,恐怕一開始就會很吃力。




兩個月的上課,到中間開始每三課就會有次Role Play,也就是跟你的組員以前面幾課學到的文法單字等來演出一部3-5分鐘的短劇 (雖然我不喜歡搞這個),每次完後都還會重抽,所以組員有機會每次不同。另外還會發講義默背,隔天用電腦錄音考發音練習說句子的lab test,句子都很簡短。將近期末時有次課外活動,一級是做韓紙工藝,其他級則不同。還有一次上台用韓語作發表的報告。15課和30課後也各有一次期中、期末考,考聽寫。總的來說,雖然首爾大一般也被常認為跟傳統名校一樣重文法,但應該是因為我們班人數較少,所以訓練口說機會其實也不少。




我們班人數雖少,比不上像主校區的一級一班有16人,但小班制也有小班制的好處:每個人都有充分機會練習發音與對話,老師也可以趁機矯正。後來學期末冠岳和蓮建合計成績,第一名學生就在我們班,來自德國,之前是亞馬遜書店的軟體小主管,得到獎狀跟30萬韓圜獎金,而我只差了兩分,可惜...,不過幸好還是有拿到學業成績優秀獎狀跟全勤獎,我們班有人還差點曠課五次被當,連二級都不能再上。另外蓮建這裡還有個好處是:走廊上每天都有免費的咖啡可以提提神,不過是用煮的那種,很苦,起碼勝過沒得喝,不然韓國咖啡外面買很貴,一杯都是台幣百元以上起跳!




蓮建校區因為是現今首爾大醫學院的所在地,所以校內經常可看見穿白袍的醫師,旁邊還有首爾大醫院,病患簡直可以用絡繹不絕來形容。校區外隔壁就是昌慶宮和國立科學館,要參觀也很方便,雖然學生沒有免費優待。校內有圖書館,樓上的閱覽室也很適合自修。學生食堂則是在圖書館旁邊的地下室,比起外面是有便宜一點,另外校內也有健身房。蓮建缺點則是大概因為這裡學生較少,不如主校區有活躍的社團活動,所以沒機會一探究竟。

自修室很安全,有的小筆電就這樣留在桌上,人跑出去吃飯,其他像是電子辭典...也是。另外檯燈亮度還可以調24W或36W






結業式: